台灣無症狀感染者恐已破百!台大公衛專家:「風險分層」才能擋住疫情

台大公衛學院今(4)日召開新冠疫情說明會,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依照模型推估,台灣單單 6 月應該就有24 位無症狀個案進入社區,經過 28 天後,會產生 41 到 171 名潛在個案。

陳秀熙估計,每增加一位境外移入個案,本土風險增加 10 %,而台灣 6 月份約有 35000 人入境,依據不同入境地區風險推估,大約有 24 位無症狀個案進入社區,經過 28 天後,會產生 41 到 171 名潛在個案。

「台灣不可能完全沒個案!因為我們現在是症狀檢測,因此會遺漏掉無症狀的個案。我們不能說台灣沒有個案。」陳秀熙指出。

「如果我們不做檢測,就無法區分出感染者。」陳秀熙表示,像是日籍女學生、泰籍廠工、比利時工程師,他們在台灣感染的可能性都很高,只是可能因病毒量低、必須近距離接觸才會傳染,所以接觸者採檢都是陰性。

無症狀感染者仍可能造成大規模傳染!台大公衛提出 2 點建言

陳秀熙指出,無症狀者的排毒更久,當無症狀者為主時,除非遇到超級傳播者,不然對於社區、群聚的影響,沒有一般感染者傳播那麼嚴重。

「但是,無症狀個案,還是有可能造成大規模傳染。」陳秀熙表示,高風險的環境包括了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郵輪、移工、外籍人士較多的職業與場所以及其他短距離接觸場所。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提出2點建議。首先,鼓勵相關高危險群以風險分層進行精準抗體及抗原檢測,早期偵測無症狀個案,進行有效隔離檢疫,以避免群聚感染以及進一步社區大流行。」陳秀熙表示。

其次,台灣過去存在的社區潛在無症狀感染大多數已經康復。陳秀熙建議,當前境外移入無症狀個案應該會增加,民眾以及政府都應該要繼續維持非藥物介入措施(口罩以及社交距離)。

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則強調,無症狀者就算隔離14天,之後還是可能帶有病毒、散在社區。邊境防護應依據風險分級,針對來自高風險地區或有需要提早解除隔離的旅客,解除隔離前要做病毒核酸檢驗,社區民眾較有保障。民眾則必須持續落實個人防護,如此一來,就算有少數帶病毒者進到社區,還有可能再把它擋住。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要不要普篩?公衛學者支持的理由跟你想的不一樣!

人類太吵太自滿,病毒就是個警告!免疫權威張南驥:別被短見害死了

新冠有沒有疫苗恐不是重點 專家:抗體在血液裡很難碰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