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歲前就要防失智!《刺胳針》列 12 項高風險因子:教育不足也上榜

2020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委員會發表了最新的失智症預防措施,提出改變 12 個危險因素,可預防或延遲多達 40% 的失智症病例。其中,包括維持聽力、保持腿部健康都上榜。

這項由 28 位全球失智症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整理報告指出,全球約有 5000萬 人患有失智症,預計這一數字到 2050年 將增加到 1.52 億,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然而,在部分國家,比如美國、英國和法國,失智症患者的比例正在下降,可能與教育、營養、醫療保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也就是說,失智確實是可以「預防」的。

委員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Lon Schneider 博士表示:「避免失智症的作為應該貫徹一生,而且任何時候開始都是可以的。」

早年受教育程度較低、中年失聰和晚年抽菸是危險因素

在2017年版報告的基礎上,這次報告特別提出了3個新的危險因素:中年過量飲酒、頭部受傷,以及晚年暴露於空氣污染。

具體而言,報告將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按年齡階段分為了生命早年、中年和晚年的預防要點,並列出了可歸因於各因素的失智症病例比例。

  • 早年(<45歲):教育程度低(7.1%)
  • 中年(45-60歲):聽力下降(8.2%),腦外傷(3.4%),高血壓(1.9%),過量飲酒(0.8%)和肥胖症(0.7%)
  • 晚年(>65歲):吸煙(5.2%),憂鬱症(3.9%),缺乏社交(3.5%),缺乏運動能力(1.6%),空氣污染(2.3%)和糖尿病(1.1%)

其中,早年受教育程度較低、中年失聰和晚年抽菸,是與失智症關聯程度最大的幾項危險因素。

istock 照片檔 ID:824302050

研究提出 9 點策略防止失智

報告還著重提出9條針對政策制定者和個人的建議,以預防失智症:

  1. 從40歲起,注意將收縮壓維持在130 mm Hg以下。
  2. 減輕聽力損失,保護耳朵免受高噪音,聽力障礙者則鼓勵使用助聽器。
  3. 減少暴露於空氣污染和二手煙。
  4. 防止頭部受傷(特別是針對高風險職業)。
  5. 限制酒精攝入,每週飲酒不超過210ml或168g純酒精。
  6. 停止抽菸,並支持他人停止抽菸。
  7. 為所有兒童提供初等和中等教育。
  8. 保持積極生活,進入中年甚至晚年都是如此。
  9. 減少肥胖和糖尿病的相關疾病。

委員會也承認,並非所有的失智症都完全可預防。因此,報告也提供了失智症患者的管理建議,呼籲為失智症患者提供全面、個體化和基於循證證據的干預和護理。

憂鬱、焦慮的長者是重點關注對象

此外,報告指出應注意未診斷為失智症,但經常出現譫妄、神智不清的老年人,譫妄在失智症患者中是常見現象,並且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適當的感覺刺激、補充水分、避免感染可能會減少譫妄的發生。同時,考慮到家庭護理成員的壓力,建議為有憂鬱和焦慮風險的家庭護理成員也提供干預。

失智症為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隨著我們對危險因素的認識持續積累,以及檢測診療的不斷發展,希望更多人能不必走到疾病的階段,患病後能得到高品質的護理,改善生活水準。

參考資料: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文/林以璿 圖/阿巫

延伸閱讀:

流感、肺炎疫苗不只能防感染!國際研究:還能降低失智風險

貧血是老年殺手、可能導致失智症狀!出現昏昏欲睡、胃口變差就要注意

失智、腦損治療大突破!國衛院:「外泌體」應用比幹細胞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