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痛風可能造成腎損傷!醫師:尿酸堆積會造成腎結石、腎臟病變

台灣號稱是「洗腎王國」,每年因為腎臟疾病看診的人超過 58 萬人,很多人本來身體並不覺得不舒服,沒想到一去健康檢查,卻發現自己是已經是「慢性腎臟病」。

「其實真的很容易發生這種狀況,因為即使到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腎臟還是可以負擔大部分的身體工作,可能不會感覺到症狀很輕微,或是沒有症狀。」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醫師說,因為腎臟只需要 50~60% 的功能,就能維持日常身體的運作,所以很難在早期就被發覺。

而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很多,台灣大約一半的慢性腎臟病患是因為糖尿病引起,但除了糖尿病之外,其他的慢性病也可能會引起腎損傷,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其實痛風就是一個容易造成腎臟損傷的問題。」

istock 照片檔 ID:527780125

反覆痛風可能造成腎損傷!

何一成說,痛風是一個「近端、大腳趾」出現紅腫熱痛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尿酸代謝異常,比如體內產生過多的尿酸、或是尿酸排泄不順,導致多餘的尿酸沉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就引起關節的疼痛發炎。

而尿酸有 60% 是經過腎臟代謝,所以如果尿酸過高,就可能造成腎臟負擔過重,尿酸也會容易堆積在腎臟中形成腎結石。何一成說,臨床上可以看到,大約有 1/3~1/2 的痛風患者,因為痛風的原因而造成腎結石增加。

痛風造成的腎臟病變之一:腎結石

腎結石雖然不一定會疼痛,但如果腎結石數量過多,導致輸尿管堵塞,尿液就會堆積在腎臟,導致腎臟積水而產生毒性,也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

除了導致腎臟結石之外,何一成也提到,尿酸形成的「尿酸鈉鹽結晶」,也會沈澱在腎臟負責過濾毒素的「毛細血管壁與間質組織」中,導致腎臟發炎,讓腎實質萎縮、硬化,導致腎功能異常。

痛風造成的腎臟病變之二:腎發炎

毛細血管壁是比較細密的血管,可以協助過濾毒素,而腎臟的間質組織則包含負責主要過濾的「腎小管」,所以多餘的尿酸堆積在這兩個地方,就會造成腎臟過濾系統失調,也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

何一成就舉例,他有一名 60 多歲的男性患者,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原來是因為這半年常常發作痛風,但只有自己吃止痛藥,沒有進行治療,結果腎臟已經出現很多結石,而且腎功能開始下降。

照片檔 ID:935671342

第一期:GFR 90~100 ml/min/1.73m2,腎功能約為正常人的80%,但日常功能不影響,可能同時有蛋白尿、血尿等症狀。

第二期:GFR 60~89 ml/min/1.73m2,腎功能約為正常人的60%,算是輕度的慢性腎臟病,需要控制三高、建議每半年接受一次腎臟檢查。

第三期:GFR 30~59 ml/min/1.73m2,腎功能還可以維持在30~60%左右,算是中度的慢性腎臟病,但需要積極治療來維持腎臟現在的功能。

第四期:GFR 15~29 ml/min/1.73m2,腎功能還可以維持在15~30%左右,算是重度的慢性腎臟病,但需要積極治療來維持腎臟現在的功能。

第五期:GFR 15ml/min/1.73m2以下,腎功能只剩15%左右,已經進入末期的慢性腎臟病,可能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洗腎)或是腎臟移植。

痛風痛起來要人命!但止痛藥要小心

何一成說,痛風其實是可以透過治療來幫助改善的,像這位患者在使用降尿酸藥物之後,不但痛風沒有再發作,腎臟功能也有部分恢復。「原本腎絲球過濾率是 58 mL/min/1.73m²,進步到腎絲球過濾率 63 mL/min/1.73m²。」

不過何一成也提醒,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已經低落到 30 以下,要恢復腎功能就很困難了,最好是在早期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freepik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會習慣在不舒服的時候吃止痛藥,但其實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ASIDs),會導致腎臟功能的低落,所以不建議痛風患者自己買來吃,最好還是先就醫、確認自己的腎臟功能狀況,再來選擇消炎止痛的藥物。」何一成說,而如果真的要改善痛風的症狀,秋水仙素可能會比單純的止痛藥更好。

而最好的辦法,還是少吃高普林食物、多喝水,才是預防痛風的作法,何一成說,「預防真的勝於治療,痛風跟腎臟是有關聯的,多想一想,避免掉危險因子,才會比較好。」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常見止痛藥可能讓腎功能下降!腎臟科醫師提醒腎臟病患、高血壓等 6 大危險群別吃

抗痛風藥秋水仙素怎麼吃?長庚風濕免疫科醫師陳彥輔告訴你!

腎結石手術該怎麼選?「軟式輸尿管碎石」一次幫你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