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造成的失明還能救嗎?「人工電子眼」有助重建視力

眼睛是靈魂之窗,而人的眼睛就像是一台高階相機,在接收各種物體所發出或是反射光後,在經過各種有如光學變焦透鏡組的眼球構造,轉化成神經訊號,然後在大腦中形成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視覺受損後導致失明後,只能活在一片黑暗裡?

在科幻電影中很常出現一種技術,就是當眼睛不小心受傷導致視力喪失時,會植入高科技的電子眼已恢復視力,再次重見光明。

如此科幻的技術,其實已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了。而台灣有台大、長庚等 2 大醫學中心都在進行電子眼的相關研究,而去年林口長庚就公佈了他們的好成績,共完成了 7 例以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幫助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失明病人改善視覺的手術,而且術後恢復良好。

這項成果更榮獲美國 second sight 團隊頒發「人工電子眼亞洲卓越中心」認證,成為為亞洲地區的執行電子眼醫療相關手術、復健與電子系統操作的技術指導者,目前全球僅有 12 家醫院獲此卓越中心殊榮。

發展蓬勃的人工電子眼技術,到底是怎樣恢復視力的呢?陽明大學生化所博士張薏雯表示,「人體視網膜有感光功能,人工電子眼就是模仿視網膜,同時讓患者配戴有攝影機的眼鏡,從眼鏡中取得影像訊號,傳送至眼內的電子元件,透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視覺區。」

電子眼的3大限制,造就「幹細胞療法」應用於眼睛的發展

因為目前電子眼僅開放用於特殊罕見眼病,還無法拿來治療常見的黃斑部病變、青光眼所造成的視力喪失。而且一隻眼睛大約需要 600 萬元台幣,昂貴的價格並非人人想裝就可以裝。

張薏雯博士也表示,裝上電子眼的最大障礙,就是無法配合頭部自然轉動,簡單來說,原本我們的眼球在看向兩側的時候,透過肌肉及神經的配合,眼球就可以向左、向右看,但裝上電子眼後,在看左邊的時候,就需要整顆頭轉向左邊,所以會有一點點的不方便。

另外也要考量電子眼能否與身體相容,避免產生排斥性的問題。因著上述種種原因,讓許多幹細胞研究團隊積極研發用「幹細胞」來治療視力喪失的問題!

在台灣就有十分頂尖的研發團隊,成功使用幹細胞恢復生物視力。」像是花蓮慈濟醫院已經成功利用 iPS 細胞,分化出了「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感光細胞」與「視網膜節細胞」,這項創新研究也發表在 2019 年國際學術期刊《Cells》中。

隨著技術的純熟發展,治療眼睛疾病的幹細胞技術已越來越發達,包括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色素病變、斯特格氏症、視網膜萎縮,都已經有相關的臨床研究出爐,甚至已經進入了人體實驗。張薏雯博士表示,從各方面的研究數據來看,都顯示用「幹細胞」來挽救視力是可行!

想知道更多幹細胞對於眼睛疾病的幫助,請看⬇️

/ 彭幸茹  / Heho影音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到下午就眼酸、隱形眼鏡戴不住?用「自體血液」製成PRP眼藥水有助緩解

過度使用3C讓青光眼、白內障年輕族群大増!未來可透過幹細胞「再生」避免開刀

葉黃素不只能保護眼睛!美研究證實:還可延緩大腦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