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不一定要用類固醇!一次看懂三線治療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只有小朋友會罹患,但是在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罹病率以10歲以下兒童族群最高,其中約10%兒童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症會隨年齡增長而轉好,有些甚至會痊癒。但有些病患,到長大成人都無法擺脫它的糾纏。

經年累月使用類固醇藥膏塗抹皮膚患部,很容易會出現副作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類固醇性痤瘡和酒糟等副作用。醫師指出,現在已經有包括潤膚保濕劑、不含類固醇成分的藥膏、光照療法以及短期施打生物製劑。民眾可與醫師充分溝通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異位性皮膚炎或稱異位性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性疾病,通常在兒童期發病,它可以說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

異位性皮膚炎在臨床上常常反覆發作,病情時好時壞,程度因人而異,有些病人僅在四肢屈邊出現局部濕疹病灶,有些人則可以全身超過90%以上的皮膚受到波及。異位性皮膚炎常常會造成病人失眠、自信心低落、學業或工作亦受到極大的影響,導致病人身體和心靈重大負擔的皮膚疾病。

醫師歸納2大治療目標:改善皮膚、調整免疫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暨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旻憲表示,近年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觀念與藥物有了明顯的進展,目前最新的治療策略放在兩個重點:一是改善皮膚障壁功能,二是調整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免疫系統。

依據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的異位性皮膚炎本土化診療共識,醫師可以根據每位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在與病人充分溝通之後,讓醫師有合理的臨床裁量彈性,替病人擬定從單一簡易到多元組合的治療策略。

林旻憲歸納臨床上最常被問到的3個問題,希望讓患者用正確的方式面對疾病。

Q1: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是不是儘量不要使用類固醇藥膏?

林旻憲指出,類固醇藥膏仍然是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療法,尤其是使用在急性期的病人上,類固醇藥膏搭配潤膚劑使用更可以顯著降低復發風險。此外在醫師監督下類固醇藥膏亦可以採間斷方式,長時間使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病人。

長久以來國人畏懼且排斥類固醇,然而畏懼副作用而導致治療不足,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不良影響。醫師們也深知病人的類固醇恐懼症,林旻憲說明,如果醫師主動提供正確的用藥資訊給病人,是可以有效安撫病人及其照顧者的焦慮。

Q2:光照治療為什麼可以用來治療?多曬太陽有用嗎?

林旻憲表示,光照治療已經有明確的醫學研究證實可以有效減緩皮膚發炎、調節免疫、止癢與抑菌的作用,是公認的中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式之一。

「所謂光照療法,是醫師透過醫療級光照設備來進行治療,而不是讓病人自行曝曬陽光或是做日光浴。」林旻憲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在豔陽下大量流汗之後,癢感反而會更為惡化,應該要盡量避免。

Q3:異位性皮膚炎病人都適合使用生物製劑嗎?

根據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的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生物製劑是被歸類在第三線的全身性免疫治療劑的其中一種新興治療,使用對象是針對已經使用最佳化局部治療、免疫治療及光照治療,仍然無法充分控制病情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換句話說,輕度和中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是不需要使用生物製劑。

然而對於少數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來說,由於生物製劑優良的療效以及較低的肝腎副作用,讓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多了一個治療選擇。在思考療效與安全性之外,使用生物製劑還需要考量較高昂的自費治療成本,另外長期使用生物製劑的安全性與效果,也有待後續更多的研究來加以確認。

林旻憲呼籲,最新的治療不見得適合每一位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傳統治療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重要的是,請病人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態度主動與醫師討論,充分配合醫囑與建議,才是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順利與否的關鍵。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抓到床單全血跡…治療要3管齊下效果才好

過敏兒老是皮在癢?補充維他命D預防異位性皮膚炎

有異位性皮膚炎還能吃乳製品嗎? 醫師:成長中的孩子不宜過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