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控制的暴飲暴食,精神科醫師:用「飲食日誌」來改善

暴食症患者最大的煩惱就是無法克制自己,即使已經吃的很撐了,還是想繼續把食物往肚裡塞,在自己暴飲暴食後又擔心體重增加,想把食物全都吐出來。精神科醫師建議,可以與醫師討論飲食日誌,以協助治療暴食症。

看到東西就想吃!每個人多少都有過想暴飲暴食的衝動,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說:「暴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亂吃東西,把不健康、沒營養的東西通通都吃進去,不該吃的東西也吃,另一種則是在不對的時間點吃東西,像是在短時間內,吃下極大量的食物。」

而若在 3 個月內,每週出現至少一次的暴食跟催吐發作,則有可能被診斷為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的 5 大特徵

常在壓力與負面情緒後暴食

當暴食症患者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件,例如,失業、失戀等負面事件,很有可能會偷偷進行暴食行為,吃到直到撐得非常難受為止。

暴食後出現催吐、禁食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暴食症除了失控的進食,且在大量的進食後,還會出現催吐、禁食,或是用過量運動等補償行為來避免體重增加。

無月經症、電解質流失

雖然大部分的暴食症患者 BMI 指數都可以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但仍會出現無月經症,經常催吐也會使身體理的鉀離子大量流失,造成電解質不平衡使心跳不規律,反覆催吐也會使胃酸侵蝕胃部、喉嚨組織、以及牙齒的琺瑯質。

經常不滿自己的體重、身材

暴食症尤其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個案會非常在意自己的身材和體重,把身材和體重當作自我評價的指標,經常會不滿意自己的身材。

常有其他心理疾病

有研究指出,暴食症個案常同時被診斷出其他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人格障礙症、焦慮症、物質使用障礙症和行為規範障礙症等。

istock 照片檔 ID:989009800

改變認知、做飲食日誌,可望改善暴食情況

有研究指出,暴食症在治療後有 75% 的個案會復原,且如果越早介入治療越好。除了藥物治療,目前最常使用的心理治療方法為認知行為治療,主要目標是要讓個案打破「社會對外型吸引力的標準」,使個案不要把自己的身材和體重當作最主要的自我評價指標,並學習自我肯定。

而另外一種改善暴食習慣的方法,是寫飲食日誌,陳家駒說:「每天做飲食日誌檢討自己,把今天吃了什麼、吃了多少都記下來,對比和醫師當時約定的進食量,一起檢討超過或是太少要怎麼辦,是個不錯的方法。」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女孩反覆拒食暴食!飲食障礙症竟是童年「餐桌規定」造成

大吃大喝後嘔吐 恐「食道破裂」威脅性命安全 醫提醒:大餐、飲酒需謹慎

台灣肥胖率再攀升 47%成人過重!名醫曝減重10大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