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受抽骨髓的痛啦! 「造血幹細胞移植」救血癌

照片檔 ID:1001981020

40歲的小玉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化療之後無法完全治癒,決定接受異體骨髓移植,但之後產生併發症感染,一個月後還是過世了。50歲的阿梅則是透過「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式,降低感染風險,5年來情況穩定,只需要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

血癌成因

血癌又稱白血病,可分為4類,分別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主因是骨髓造血的芽細胞不正常增生,這些芽細胞長成之後,無法分化成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反而排擠掉正常的細胞,讓骨髓無法正常造血,等於「血液癌化」。

由於血液會輸送到全身,所以血癌一發病就是全身性疾病,跟一般癌症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進程不同;因為發病快速,病人可能上一刻還好好的,下一刻就出血、昏倒,甚至在幾個月內就可能過世,以往都把血癌視為「不可治癒」,也因為高額的化療、新藥費用,很多人寧可放棄治療。

骨髓移植

化療對血癌的療效比其他癌症來得好,但主要是在18歲以下孩童及青少年,成人化療不容易把細胞殺乾淨,所以一般都會建議要「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可以分為異體、自體移植,異體移植通常以兄弟姐妹為首的親屬為優先,自體移植則是在化療後,先抽取病患健康的骨髓冷凍,再等待時機進行移植。

骨髓其實就是將腸骨(骨盆附近)的造血幹細胞抽出,移植到血癌病患身上,但抽取手術必須全身麻醉,屬於外科手術;再來,因為抽取腸骨的骨髓一次不能太多,所以身上會需要數十個穿刺針孔,也必須趴著、使用氧氣管,而且需要抽取1000c.c左右的血,容易有血壓過低的問題,整體風險較高。

另外,骨髓移植也比較容易有嚴重感染,因為骨髓移植的手術較繁瑣,而白血球移植到血癌病患身上後,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原本就缺乏白血球的血癌病患在傷口要時間癒合的情況下,另外,外來物會有排斥的免疫發炎反應,如果抑制免疫系統,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自從發展「周邊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手術之後,台灣約9成採取這種方式,但許多人的概念還停留在「抽骨髓」,也造成推廣不利、捐贈困難。

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利用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讓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從骨髓釋放到末梢血管,透過「血液透析」的方式,從一隻手抽血,透過機器將幹細胞分離出來,再將血液從另一隻手流回捐贈者身上。由於這個做法跟分離式捐血類似,只是過程需要6~8小時,但仍大大降低捐贈風險。

根據慈濟捐贈資料庫顯示,20年來,捐贈者在周邊造血幹細胞捐贈的疼痛較少,身體恢復較快,也不會有麻醉危險的問題。但偶而會有副作用,如脾臟腫大、虹膜炎、痛風、過敏性休克、心律不整、血栓,機率不到1%,比較多的問題是在骨頭及肌肉痠痛,此外沒有太大的問題或死亡案例。

另外,捐贈者會擔心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會增加癌症發生率,但證據顯示,白血球生長激素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癌症發生率。對於受贈者來說,周邊血也比傳統的骨髓移植更容易恢復造血功能,康復的機率也大幅增加,感染問題也比較小。

病友:每次捐血都是一個希望

身為血癌病友的阿梅,就是在發病1年多之後接受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現在的她看起來與常人無異,除了體力比較不足之外,真的看不出來曾經有無預警昏倒後確診血癌、化療後連半公尺都走不動的日子。

「可能人老了,想說自己能活著就是恩賜,所以每一天都很認真地過日子,也很幸運啦,移植後5年了,都沒發生大問題」,阿梅說,雖然比傳統的骨髓移植小很多,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還是會有身體排斥,所以人會比較虛,但起碼家事、小運動都沒問題,算是以前的7成左右。

不過看到血癌的好發年齡越來越小,阿梅還是感嘆的表示,「就算現在造血幹細胞移植無法做到最好,但讓這些孩子有機會活下去,說不定就能等到未來醫學突破的時候,這些問題不再是問題。」所以在她痊癒之後,也到各地去推廣捐贈周邊造血幹細胞的「10c.c建檔活動」,「這對我們每一個病患,都是很重要的一次機會。」

不可進行週邊造血幹細胞捐贈者

1.孕婦

2.無法中斷哺育母乳者

3.對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或對由E.coli再合成蛋白等過敏者

4.有自體免疫疾病者(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已開刀處理,或服藥處理後停藥一年以上者除外)

5.有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虹膜炎、表鞏膜炎病史者

6.平常血小板數目不足15萬/ml 者。

7.有使用Lithium藥物者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