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風險一次看 10 個最容易出血、沾黏部位!

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器官,因為不同的疾病都可能有開刀需求,患者除了忍受手術後傷口復原的疼痛外,還必須面臨手術出血及沾黏的風險!若發生沾黏情形,可能會出現更多後遺症,嚴重者甚至必須再次進行手術,因此病患在開刀前應多跟主治醫師進行討論,在抗沾黏、止血上提前預防,避免日後引發其他問題。

想預防出血!手術前就需要開始準備

有些醫師在手術前,會先詢問患者或家屬,是否於手術中使用某些可能需自費的材料,例如止血產品或抗沾黏產品,常讓被詢問者有所疑問。民眾常認為器官切除、或是切開後本就預期有出血的情形,不是紗布壓一壓、線綁一綁,或是電燒就可以幫助止血了,為什麼需要額外注意止血的問題呢?

其實止血醫材能減少過度縫合或電燒的患處傷害,像是電燒就可能影響原本器官功能。婦產科醫師就曾遇過患者為了開巧克力囊腫而使用電燒來止血,但卻影響到卵巢功能,使患者提早進入更年期

在手術中,止血要點不單只是要快速,重要的是,良好的出血控制能減少手術造成大量失血的風險,更能提升傷口的穩定性,降低復原過程中可能發生其他後遺症的機率,這些都是醫師會替患者多考慮的事情。除了手術風險較高的病患,本身有使用抗凝血相關藥物的患者若是流血,出血量容易比一般人多,更加需要留意;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會長期使用一些抗凝血藥物像是阿斯匹靈、華法林,或是心房顫動患者會服用普栓達、拜瑞妥、艾必克凝、里先安等等的口服抗凝血藥,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外,另外像是肝臟腎臟功能不全患者、癌症患者,或是年紀大合併慢性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都可能較一般人不足,尤需加強手術中止血。

手術後一定會發生沾黏嗎?

沾黏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最常在骨盆腔及腹部的手術中見到!為什麼會有沾黏的產生?沾黏是身體對於傷口出現的自然反應,當出現創傷時,身體會啟動自我修復的能力,在復原的過程中,形成薄厚不同的永久性結締組織。

為了修復這些發炎位置,身體會分泌纖維蛋白包覆組織,進而形成沾黏,不同的位置會造成患者不同的症狀,像是常見的腸沾黏,會導致腸道阻塞,症狀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等。症狀可能持續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到幾年都有可能。

iStock-1061990918

且若傷口越大,發生沾黏的比率越高,想要預防沾黏,除了醫師在術中將出血量、手術時間及縫合精細程度處理完善外,在醫材上民眾也可以在手術前可跟醫師提出要使用抗沾黏處置的需求。

最容易沾黏的手術:腹部、婦科、骨盆腔

在不同手術項目中,可能會面臨不同的手術風險,像是沾黏最常見在腹部、婦產科等手術上,包含子宮切除、肌瘤切除都是建議可以考慮使用抗沾黏產品的手術。而止血則是任何一科別都可能需要評估是否要使用,一起看看是哪十種手術較容易出現出血、沾黏的問題。

在選擇不同抗沾黏、止血的產品時,可以先衡量是否符合自己手術需求外。在同類醫材中,也可細分成不同劑型、使用方式等等,依據手術類型及傷口大小各自適合不同的產品,建議患者術前與醫師充分溝通,以最安心的狀態進入手術。

預防沾黏、止血問題 手術前3步驟一次到位

  1. 了解自己手術風險
  2. 充分與醫師進行討論
  3. 選擇適合的醫材

手術前多準備,可降低手術風險或術後併發症的發生,讓患者能夠更快速恢復,降低住院天數、儘早出院,也是對自己健康更深一層的保障。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巧克力囊腫要不要開刀?選擇手術更應注意「抗沾黏」和「止血」問題

「腸沾黏」惡化成腹膜炎!醫師解析三種情況易發生

腸阻塞跟便祕不一樣,4症狀4預防一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