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施打信心不足!專家:先分清不良事件與副作用

台灣疫苗開打,然而國外多起不良事件讓「打氣」低迷,新冠肺炎責任醫院風險等級一和風險等級二的醫護人員總接種率合計約2%。專家解釋,不良事件與副作用兩者不同,接下來隨著施打的人數增加,相信接種率成長速度會有所提升。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指出,不良事件與副作用兩者不同,不良事件是在施打疫苗後發生,但不必然是因果關係,一個不良事件在沒有施打疫苗的情況下也可能會發生,並不一定是疫苗造成的。一般我們關注的是真的有因果關係的,叫做副作用,例如施打後許多人都發生類似的身體反應,像是紅腫熱痛等等。

而要判斷不良事件是不是施打疫苗造成的,需要根據臨床檢查或實驗室的檢驗結果、醫學常理、實證醫學資料、流行病學根據,需耗時一段時間才能釐清與確定。

邱南昌舉例,歐盟透過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目前認定AZ疫苗和血栓風險並不相關,數據顯示,比起未施打疫苗時發生血栓的預期值,施打疫苗後發生血栓的機率並沒有提升。目前國內建議,有服用避孕藥、接受荷爾蒙治療者暫緩接種。

邱南昌理事長進一步說明,要收集這些不良事件,可透過由民眾通報來被動監測,或是V-Watch系統的主動監測,以收集足夠的資訊。

邱南昌理事長表示,施打疫苗後若發生暈針的現象,有可能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太過緊張而出現蒼白、流汗和感覺冰冷的狀況,暈針有時被誤以為是嚴重過敏反應,但嚴重過敏反應是有特定而明顯的症狀如發癢、紅疹等,打完疫苗的30分鐘內應仔細觀察自己的反應,但不需要過度緊張,也別讓錯誤訊息或其他非科學的因素干擾施打疫苗的意願。

延伸閱讀:

COVID-19/疫情還沒結束!輝瑞開發研究新冠肺炎口服藥 4月公布初步數據

COVID-19/境外移入+1 荷蘭籍男在台工作一個月驗出陽性!無症狀自費採檢確診

COVID-19/AZ疫苗開打首日共1578醫護完成接種!出現1起發燒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