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康復者最常見後遺症是「疲勞」!研究:染疫後影響心理和大腦是常態

這波疫情下陸陸續續有不少確診者慢慢康復,但到底感染過新冠肺炎以後會不會有後遺症?過往台灣因為確診個案少沒有相關資料分析。但確實越來越多臨床醫師有觀察到後遺症狀的現象,加上最新英國所做的研究,即使是輕症康復者也有「疲勞」和「憂鬱」的問題。

研究人員:新冠影響心理和大腦是常態、不是例外

此項刊登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國際期刊上,此份研究引用自 215 項 Covid-19 相關證據,共有 105,638 名出現 Covid-19 急性症狀的患者,進行相關分析及統計,研究人員直接點出新冠病毒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影響心理健康和大腦健康。

此研究作者之一為倫敦大學學院喬納森·羅傑斯博士強調:「影響心理健康和大腦的 Covid-19 是常態,而不是例外。」因此研究人員也針對所有確診者(包含重症、輕症)康復出後,出現相關症狀作出分析,最常見的神經和精神症狀是嗅覺喪失,其他包含:

  • 嗅覺喪失佔 43%
  • 虛弱佔 40%
  • 疲勞佔 38%
  • 味覺喪失佔 37%
  • 肌肉疼痛佔 25%
  • 憂鬱佔 23%
  • 頭痛佔 21%
  • 焦慮佔16%

新冠也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傷!

另外,神經系統疾病也是最近醫界關注的重點,確實後來發現患者出現像是缺血性中風佔 1.9%、以及出血性中風佔 0.4% 和癲癇發作佔 0.06%。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也點出:「如果直接侵害到腦部實體,影響神經後遺症預後一定不良抽搐、腦炎;不過如果是反應性造成的如過敏反應激烈但為時短暫,可能不一定會有嚴重後遺症。」

有些後遺症其實還需要時間驗證,如同中風一樣,適當的復健,可以改善部分功能,即便無法完全,適當復健也可提高自體免疫力。

中度、重度患者康復後肺部也要復健

除了神經外、肺部也是關注的重點,部立彰化醫院在去年比較少病例時,針對已經沒有症狀的患者,進行電腦斷層,發現即使肺部完全沒有症狀,還是檢查出有纖維化的情況,因為這波來得又快又急,目前就比較不敢做一些侵入性的檢查。」

部立彰化醫院副院長黃伊文提到:「中度、重度應該都是會留下後遺症,就有點像是一把刀在你的肺部砍了一下,肺部被病毒侵入以後還是會留下後義正,看病毒量多寡,如果多的話佔滿整個肺部整個白掉,即便改善以後就像會留下刀痕,需要多做肺部復健,以及心理上的治療,後續的復健也很重要。」

輕症也有後遺症問題!過半患者有疲勞問題

但過往大家都也認為後遺症可能只會出現在較為重症的患者身上,這份研究中也有針對沒有住院的只有輕微症狀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神經和精神症狀仍然很常見,過半的人都會覺得很疲憊,根據數據還有以下後遺症:

  • 疲勞佔 55%
  • 嗅覺喪失佔 52%
  • 肌肉疼痛佔 47% 
味覺喪失佔 45%
  • 頭痛佔 44%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症狀在嚴重病例中仍然可能同樣常見,可能在疾病急性發作期,大腦中已經出現炎症,或許可以解釋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

此外,新冠肺炎與其他疾病最大不同點在於,確診者在治療期間是看不到家人或朋友,這時可能會感到比以往還要孤立,加上可能會有自責心態讓家裡的人被隔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康復後還有這麼多的心理陰影。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控室主任張科提到:「心理層面會被影響,因為確診者被隔離,全家也會因為他被隔離,可能還有同事也被受影響要篩檢,所以100個人可能會影響他要請假,影響同事工作,之後回到工作場域的時心理壓力會很大。」

但根據現有疾管署的規範,一旦確診者Ct值大於30以後解隔離後,對於確診者沒有後續追蹤健康的機制,即使之後有後遺症的問題也是回歸到一般人就診的機制當中。

參考文獻

Neurology and neuropsychiatry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arly literature reveals frequent CNS manifestations and key emerging narratives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日本124萬劑疫苗下午抵台!如何分配施打?指揮中心回應了

防疫神話不再!面對「沈默缺氧」台灣如何破解新冠難關?

「越南新變異病毒」混合印度與英國株傳染力更強?病毒專家這樣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