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公衛專家:想要解封還要一段「觀察期」!這兩項是重要的指標

距離這次設定第三級警戒要到 6 月 28 日,不少民眾關心到底這次有沒有機會降回二級?公衛專家表示雖然認為有機會朝樂觀的方向走,但最近看到不少人口流量又開始增加,在解封前必須要有一段「觀察期」,並且關注小型群聚感染、家戶感染發生的情況。

現在確診數下降反應兩週前的情況

從昨天開始全國 22 縣市積極替年長者進行疫苗接種,加上這三天來確診數連三天降溫,民眾也較安心疫情似乎有得到控制,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坦言:「這兩天看起來三級警戒有發揮功效,確診數有下降確實有解封機會,但看到現在確診數的下降,可能反應三級警戒剛開始的那兩週。」

當時民眾人口流量沒那麼多,但近期民眾都觀察到人口流量有回籠,加上剛過完端午節的連假,整個疫情走向仍然需要觀察。

觀察期等於耐壓測試!人口流動能維持疫情控制?

陳秀熙建議:「在解封前應該該給一段觀察期,等於是一個『耐壓測試』,在這段期間即使人口回流之後確診數還是維持往下走的時候,表示民眾對於社交距離、戴口罩的配合度、停課、異地辦公這些措施,已經足以抵抗小型群聚感染。」且在這段觀察期一定要特別注意兩個指標:

  • 超過五人以上的小型群聚
  • 家戶內群聚感染情況

國內疫苗仍在施打前期!採取「有階段性」解封

因為其實在國外反覆看到解封後又疫情升溫,又得再一次封鎖,反反覆覆的發生,陳秀熙說:「畢竟國內疫苗還在施打的前期,還不是到30%,避免重蹈覆徹國外反覆一解封後疫情又升溫的情況。」

但如果台灣民眾即使有人流在高度積極配合社交距離、口罩、環境消毒上相關政策下還是能維持一般運作,是可以靠這三項的措施讓民生、餐廳做適度的開放。

陳秀熙提出可以有 「2.5」級屬於有階段性的解封,他認為:「讓民生需求、經濟需求達到好的目標,舉例具體例子,比如說在三級警戒下戶外是小於 10 人、二級是小於 100 人、其實可以先試試看開放到 30 人,民眾也會覺得有往開放、解封的路去走。」

沒辦法完全回到二級除了怕一下開太多疫情又升溫,以及有些高危險族群沒辦法實施口罩政策、社交距離,或許 2.5 級是個解套方式。陳秀熙說:「2.5 級更要配合指揮中心的篩檢政策,特別是高危險族群如果可以配合四大快篩政策,更可以讓解封這件事情也能達到疫情控制效果。」

文、王芊淩/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疫情降溫離三級解封還有多久?專家:可能會採取「逐步性解封」

COVID-19/2 種流感病毒可能已經消失!美國科學家:有助於疫情緩解

打新冠疫苗前慢性藥物、抗凝血藥要停藥嗎?藥師、心臟內科醫師解釋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