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不是50歲人的專利病,40歲以上就要當心了

杜先生是位43歲的上班族,因為平時工作忙碌,再加上懶得運動,最近發現自己開始出現肩頸部疼痛的問題,先是無法把雙臂舉高,不但難以穿脫衣服,就連想要翻轉手臂去背部抓癢都有困難,接著疼痛部位就擴散到肩部與頸部,而且是一陣一陣的抽痛,甚至晚上睡覺時只要壓到肩部就會疼痛,連睡都睡不安穩。狀況持續嚴重,只好去求助醫,結果確診為所謂的「五十肩」。

五十肩是什麼?

五十肩的相對正式的名稱叫做「冰凍肩」(frozen shoulder),正式的醫學名稱叫做「連黏性關節囊被炎」(adhesive capsulitis),它是一種不明原因的肩關節疾病,因為它好發生於50歲左右的病人,因而得名,但「五十肩」不是只有50歲的人會發生,隨著運動風氣的發達,也有一些因健身方式不當造成肩關節受傷的年輕人,或是因為做家事需要經常手臂上舉的家庭主婦,都有可能罹患這種疾病,醫生提醒,其實可能40歲以上出現類似症狀的人就要當心了。

此外,某些特定族群也容易罹患五十肩,例如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頸神經根病變(骨刺或是椎間盤突出壓迫頸神經)患者、還有接受心臟手術、乳癌手術、以及脊椎手術後的患者。

而五十肩常見的原因主要是肩關節長期維持在同一位置固定不動(絕大多數是因為骨折或外病臥床所致),或是肩關節在活動過程中過度的異常碰撞所導致。一般而言,五十肩常見的症狀就是因肩膀關節囊的組織沾黏發炎造成,造成手臂抬不起來,舉不高,往上舉只能約略舉高90至100度,無法做對側梳頭,或背後扣胸罩或抓癢的動作。

由於五十肩是肩部關節病變,經常會與許多肩部疾病混淆,例如慢性肩關節後脫臼退化性關節炎、創傷後之關節僵直、旋轉肌套破裂、肩關節腫瘤。

五十肩的分類與發展歷程

一般而言,五十肩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種,前者是沒有明顯原因所致,而後者則是因為外傷、拉傷、骨折或關節炎所導致。

至於五十肩的發展歷程,則會先後發展出現3個時期,分別是:

1、發炎期:平均長達10至36週,在這個階段,患者肩關節的滑液囊正值發炎,特別地疼痛。

2、黏連期:此時關節囊開始攣縮,患部肩關節已不像初期正值發炎來得疼痛,但若手抬起至某個角度,仍然會引發疼痛,這個階段的病程平均約有4個月至12個月不等。

3、舒緩期:隨著疼痛感逐漸降低,病程進展到第3階段的舒緩期,這時候患部肩關節已不太會痛,但肩關節活動度卻大受影響。

五十肩該如何治療?

要改善五十肩的症狀,就是要解決肩關節囊沾黏的問題,目前針對五十肩的治療有包括藥物治療、關節內注射、物理治療及實施手術等方式。

一般而言,五十肩的初期病患都是以藥物及物理治療為主,物理治療主要包含一些強迫性的自我運動,包括肩胛骨活動、鐘擺運動、手指爬牆運動、滑輪運動等,需要在復健醫師及治療師指導下忍痛堅持活動才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如果上述幾種療法實施三個月以上仍無明顯的改善,則需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關節鬆動術,或肩關節囊擴張術。這兩種手術都必需在麻醉下進行,不過術後都可很快的使肩關節活動得到明顯的改善。但需注意的是,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則不適合採用關節鬆動術,而以肩關節囊擴張術較為安全。

延伸閱讀

年輕人,當心這5種中老年疾病盯上你

買維骨力孝敬爸媽有用嗎?防止退化性關節炎吃這3種東西最有效

爬樓梯運動是年輕人的玩意,40歲以上的人別輕易嘗試了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