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醫師詳解 4 觀念!外用藥膏以不含類固醇、質地清爽為首選

異位性皮膚炎衛教圖文_精選圖

敏感性肌膚為十分普遍的肌膚問題,全球擁有敏感性肌膚的孩童達到 53.9%,其中異位性皮膚炎就是最為常見的慢性皮膚過敏疾病之一,對全台近兩成的嬰幼兒造成極大的影響,儘管常常抓得滿身紅腫、流血流膿,仍常被認為「只是一種皮膚病」,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支持和及時的解決。同時,爸媽在自行為寶寶找尋不同的治療、舒緩方式的過程當中,也很容易就產生迷思。

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疫情期間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口罩與酒精的使用,讓他們病情變得更加嚴重。有鑑於此,國際皮膚病患者組織和歐洲過敏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協會(EFA)於 2018 年 9 月 14 日時設立「世界濕疹日」,期望提高全球對濕疹的認知。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一般皮膚科副主任施一新為了響應今年 9 月 14 日的世界濕疹日,也特別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常見 4 大迷思做說明,呼籲家長在治療前必須破除迷思,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療。

9/14 世界濕疹日,希望孩子們都能有效控制皮膚問題,擁有輕鬆健康的快樂童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問題一: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自己好嗎?

很多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好,的確有少部分的人有機會在長大後症狀大幅減輕,甚至完全消失,但大部分人還是要持續治療、控制。施一新醫師解釋,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體質」引起的慢性皮膚發炎,受到遺傳、環境因子影響,好發在嬰幼兒身上,且容易反覆發作,並不容易完全痊癒。

也因為跟遺傳高度相關,所以異位性皮膚炎的黃金治療期為 2 歲以前,如果沒有好好控制,容易越來越嚴重,不斷反覆慢性發炎,若傷口併發細菌感染會讓治療變得更複雜,甚至開啟走向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慢性過敏性疾病的進行曲。

容易讓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子

因為遺傳造成皮膚障壁缺損,所以以下幾點都可能造成皮膚的敏感和刺激,甚至發炎的惡化。

  • 溫度濕度的變化
  • 與過敏原、衣物等物質接觸
  • 摩擦肌膚物品的材質

問題二: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會傳染?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皮膚的狀況看起來很可怕,但施一新醫師表示,由於疾病原因是遺傳跟環境,並不會透過接觸傳染,並不需要擔心。

問題三:頻繁塗抹保濕產品,就能減緩症狀嗎?

雖然保濕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很重要,但塗抹保濕產品只是「輔助」,並不是「治療」。施一新醫師提醒,皮膚障壁缺損跟免疫系統有關,塗抹保濕產品可以暫時性的幫助維持障壁、減少感染,但更重要的是讓免疫系統不會持續攻擊皮膚,才不會一直惡化下去。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乾燥、搔癢,臉頰變得花花粗粗,摸起來像粗糙的砂紙等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3 個月以上,建議馬上就醫,透過口服藥物、外用藥膏治療、輔助保養保濕的三管齊下,才能讓異位性皮膚炎控制到最好。

問題四:外用藥膏含類固醇,嬰幼兒可以使用嗎?

施一新醫師說,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是以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輔以保濕乳液及口服藥物。許多家長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孩子之後的其他疾病,或是影響生長發育。不過因為臉上皮膚較薄,還是會建議異膚患者在「急性期」可以「短期」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幫助控制症狀。

不過現在已經有「外用非類固醇藥膏」,這種藥膏作用較溫和,可用來控制發炎,做為輔助與維持性治療,讓異膚寶寶的皮膚處在比較穩定的狀況。「目前衛福部也已經通過,外用非類固醇藥膏可第二線使用於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短期及間歇性長期治療,質地清爽不油膩,對於嬰幼兒的舒適度提高,是穩定期的好選擇。」

但無論選擇哪一種藥膏,施一新也特別提醒,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應該定期回診並依照醫師指示,根據疾病狀況調整擦藥頻率或用藥選擇,才能更有效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參考資料
Sensitive Skin in Children.
Prevalence of baseline comorbidities in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Optimizing care for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不能只靠類固醇!醫師一次詳解特徵、症狀、治療方式 5 大重點
皮膚一粒粒癢癢抓不停 到底是濕疹還是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會伴隨心血管疾病!用生物製劑治療能降發炎、保持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