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國內首見哥倫比亞「Mu」變異株!對疫苗免疫逃脫?威脅有多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疫情公告指出,今年 1 月在哥倫比亞發現的變異病毒 Mu 「B.1.621」,考量病毒的特性下已被列為「需留意變異株」,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署(PHE)的說法,認為哥倫比亞株有諸多特徵,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免疫特性,其實台灣也早在 8 月 13 日就宣布一名境外移入個帶有哥倫比亞變異株。

Mu 變異病毒在許多南美國家、歐洲都有接獲通報案例,特別是占哥倫比亞感染數約 39%、厄瓜多占 13%,台灣也在 8 月 13 日出現首起境外輸入案例。不少感染者都已經打過疫苗,擔心該病毒株是不是已經有免疫逃脫的現象。病毒學專家分析:「哥倫比亞株其他位點突變,有時候一起突變的結果,功能性改變不一定會像預期中,還需要再觀察。」

哥倫比亞株已現蹤至少 28 個國家

隨著病毒傳播,國際上越來越多的變異株,而最早在哥倫比亞發現的 Mu 變異病毒,讓越來越多科學家開始關注,在今年 1 月首次檢驗出來,世界衛生組織在 5 月放入變異株名單,8月正式被列為「需留意變異株」。

《路透社》報導指出,英格蘭公共衛生部 (PHE) 表示:「有初步的實驗室證據表明,哥倫比亞株在打過疫苗者身上預防感染方面效果較差。」對於這樣的論點,似乎也有反應在不少案例上。

專家:有些位點突變有免疫逃脫現象

像是國內這名帶有哥倫比亞株的個案,是已經打完兩劑 BNT疫 苗,比利時有間安養院 7 位長者也完成接種也是感染哥倫比亞變異株,外界懷疑是不是該變異株已經出現疫苗逃脫?

對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解釋:「沒有看到確切的數字精確性是怎麼樣,因為打過疫苗本來就會感染,針對很多變異株都會有這樣的現象,但確實有些位點的突變讓它有免疫逃脫的現象,也就是讓疫苗效益降低。」

施信如接著說:「第一步從基因序列上看到變異來進行推論,他還有其他位點的突變,有時候一起突變的結果,功能性改變不一定會像預期中。所以通常要等實驗室的結果出來,才會比較確定說他是有免疫逃脫的現象,跟受體結合更強傳播速率更快。」

但目前哥倫比亞株國際間還沒有進一步研究,已知帶有 E484K 以及 N501Y 變異基因,因此推測傳播力和疫苗抵抗力都很強。施信如解釋:「基因序列的位點是會影響功能,但因為他還有其他位點的突變,哥倫比亞會怎麼樣走向值得後續密切觀察。」

防堵邊境爭取更多時間打疫苗

從目前現階段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變異株的定義主要還是分為三種,而哥倫比亞株中是所謂的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它值得注意還沒有說很嚴重的關切。

  • 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Alpha、Beta、Gamma、Delta。
  • 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Epsilon、Zeta、Eta、Theta、Iota、Kappa、Lambda。
  • 高衝擊變異株(Variants of High Consequence):目前無。

現階段資料還不充裕,確實很難拿哥倫比亞變異株與 Delta 病毒進行比較,施信如也說:「在世界疫情沒有降下來,台灣只能在邊境上堵住,但重點還是要趕快打疫苗,邊境防疫只是爭取更多時間讓我們打疫苗。」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哪些人對疫苗產生血栓機會大?研究揭: 41%患者過往都沒有健康問題
接種mRNA疫苗後三種新症狀!歐盟:評估是否為副作用
等不到第二劑疫苗怎麼辦!保護力下降嗎?常見疑慮一次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