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看到確診飆升破千例超緊張!專家曝疫情新常態應看這兩項指標

每日指揮中心準時兩點召開記者會,不少民眾緊盯直播想知道當日確診數,但看到屢屢攀升的數字就開始焦慮,尤其昨天單日確診數攀升一口氣攀升至一千例,便想是不是要取消聚會、改居家辦公,但國內專家呼籲民眾:「現在重點已經不在於確診數,而是重症跟死亡!」

專家:確診個案數量已不是重點!

近期國際疫情降溫,如今台灣證面臨這波 Omicron 考驗,疫情升溫下不少人直接聯想到去年五六月時 Alpha 株的衝擊,覺得現在破千例的個案數簡直不可思議,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認為:「確診數之後還會再衝高,但先不要緊張!」

面對疫情進入新階段,邱南昌強調:「但現在重點已經不在於確診數,不要拘泥看確診數據,不要在乎感染數字,最重要是要看有無重症、死亡,進一步分析重症、死亡個案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存在疾病。」

包括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也持相同看法,何美鄉表示:「不再以確診人數為防疫指標,不再受確診人數干擾,而是以中重症或死亡人數為指標,只要醫療量維持,就以最不打攪日常生活的方式快快往前走。」

備好疫苗、藥物!台灣必須緩步走向開放

Omicron 的傳染力雖然變更得高,但比較不易侵犯下呼吸道變成重症,重症、死亡風險都已經大幅降低。此外如今兩劑疫苗覆蓋率已達一定水平,第三劑覆蓋率雖然約 5 成左右,比起去年的同時已經更有保護力。何美鄉也提到:「Omicron 的致死率小於過往之其他變異株,評估因應 Omicron 疫情,收集資料需要以 Omicron 流行期為主,而不是看全部變異株。」

國際間不少國家面對新冠已經採取不篩檢、不隔離的方式,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在《TVBS防疫論壇》中也提到:「現在是防疫政策要做決定性的改變,病毒在全球看起來會跟人類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是一個以外貿走向的國家,不可能不跟世界連結,外在因素也告訴我們得調整。」

詹長權呼籲中央:「接下來每個月 4-7 月,政府應要告訴民眾社會要如何解封、邊境解封要怎麼做,包含醫療、工作、校園跟地方政府一起合作,讓民眾可以遵循,讓大家有信心是安全的開放,現在不再看確診數字,連是不是每天都有記者會都要考量。」

面對新常態生活第一步:不要過於緊張

接下來疫情重點不是清零而是減災,當全體免疫建構夠好才可以與病毒共存。邱南昌說:「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接受現在跟去年不一樣,不要那麼過度緊張,可以用平淡的心情來看待。」

不少家中長輩是這波疫情中最緊張的一群,邱南昌呼籲:「在新常態生活中民眾不要過於緊張、放輕鬆過日子還是很重要,心理緊張會製造許多不必要的生理症狀。在防疫政策還沒鬆綁前,該注意的戴口罩、手清洗乾淨民眾都得多遵從,政府會看狀況會陸續解封管制,但這都是依照疫情做調整。」

面對在疫情新階段,與病毒共存過要把很多決定、做法要放到個人為單位,重點是不要隨著每日確診數心情上上下下,保持平穩、健康的心態也很重要!

1.採訪專家: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南韓全面取消防疫限制!將新冠肺炎降為第 2 級傳染疾病
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
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