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到憂鬱又暴躁?其實你可能是早發性失智症!

iStock-489696228

小林今年才45歲,事業還在繼續往前衝刺的時候,最近卻老是覺得容易忘東忘西、容易暴躁,這幾天還跟客戶吵了起來,後來發現自己誤解了對方的意思,結果失去了一個大訂單。直到他去買東西的時候因為沒有付錢被攔下來,他才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對勁⋯⋯

早發性失智症是什麼?

一般人都會覺得失智症是「老人專屬」的疾病,2014年上映的《我想念我自己》 則透過茱莉安・摩爾這位奧斯卡影后的演技,介紹了「早發性失智症」,但還是有許多人不清楚早發性失智症跟一般老人的失智症有什麼差別。

早發性失智症是指65歲前診斷出失智症的患者,比起65歲之後診斷出來的失智症,早發性失智症的惡化病程較快,腦力會極速退化,所以除了記憶力下降之外,也會配合情緒管理失調的現象;像是憂鬱、暴躁,而且會認為別人在算計自己,或是自己擁有掌管別人的權力。

但這種情緒變化因為多發生在中年,很容易被視為是更年期前症狀、工作壓力、家庭壓力造成,忽略了失智症的可能。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約有1.2萬名早發性失智症患者,而且多半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所以對家庭的衝擊特別大。

早發性失智症的難題

「走進商店裡,拿了東西沒付錢就走了,跟他吵,他還覺得『東西本來就是可以拿的不是嗎?』」這是早發性失智症的一個特性,患者的社會認知會快速失調,變得非常自我中心、完全不考慮別人;比起一般失智症先從記憶力下降開始被發現,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多半在這時才驚覺自己的狀況不對。

而且失智症會有一個特性是,脾氣變得很難控制、很常自己亂跑出門,比起體力開始下降的65歲失智症患者,早發性失智症患者除了腦力退化之外,身體各方面機能都很好,也更難控制他的脫序行為。而突然被迫職場上退下來,也讓患者們同時遭受自信心的打擊。

但失智症、早發性失智症目前都沒有藥物可以醫治,只能在出現症狀的時候,早期發現,延緩病程,而早發性失智症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但跟家族遺傳性很有關係;不過早期發現,目前的團體治療、行為認知治療,都可以有效減緩病程,至少可以維持生活一般的作息。

早發性失智症的前兆

  • 記憶力下降:健忘次數增加,以前可能還想得起來,現在卻想不起來、甚至別人告知也毫無印象。
  • 實行計畫或解決問題感到困難:沒辦法完成應該要熟悉的複雜工作,做決定開始猶豫不決,計劃、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如以往。
  • 容易聽信別人的話:變得很容易因為推銷廣告而付錢、或是被詐騙集團騙錢、被不熟悉的朋友借錢,去買東西時總是挑到最差的,但還以為自己撿到便宜。
  • 脾氣改變:個性跟以前有很大的落差,或是變得暴躁、易怒,甚至會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行為,例如買東西不付錢、在大街上睡覺等。
  • 語言表達困難:口語表達的能力下降,感覺一個詞卡在喉嚨就是講不出來,也無法理解別人講的話中含義、閱讀與書寫也遇到困難。
  • 情緒起伏大:情緒起伏變大,可能憂鬱、暴躁,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但卻又講不出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延伸閱讀

血型居然會影響失智症的發生率,AB型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82%

照顧者的心聲:失能失智的長輩需要恢復成「人」!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