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打過B肝疫苗,B型肝炎還是有可能找上你

iStock-959801784

擔任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的台大名譽教授許金川醫師曾經指出,沒有注射過B肝疫苗的人,體內卻有B肝抗體,其原因是當事人曾經也是B肝帶原,但是後來體內的免疫系統戰勝了B肝病毒,進而產生了B肝表面抗體。

體內曾有B肝抗體的人,就一定不會得到B型肝炎嗎?

問題是,體內曾有B肝抗體的人,就確定一定不會得到B型肝炎嗎?結果答案是錯的。

要談B型肝炎抗體的問題,要先來認識一下什麼叫B肝帶原。B肝帶原的人分成2種,一種叫「不活動B肝帶原者」,另一種則叫「慢性B型肝炎患者」,前者是肝功能持續正常6個月以上的B型肝炎帶原者,而B型肝炎病毒濃度(HBV DNA)小於2000IU/ml的人;後者則是指肝發炎指數GPT(ALT)持續或間斷性的過高長達6個月以上的B型肝炎帶原者。

如果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出現像是急性肝炎的症狀,GPT值飆升到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上時,就稱為B型肝炎急性發作。

B型肝炎抗體是什麼?

 而B型肝炎的抗體也分成2種,一種叫「表面抗體」(Anti HBs),另一種則叫「e抗體」(Anti HBe)。前者是人體產生用以對抗表面抗原的物質,可以經由注射疫苗產生,或是曾經感染B型肝炎康復後而自行產生,血中表面抗體呈陽性反應表示具有保護力,不會被B型肝炎病毒所感染。而後者則是人體內製造出來對抗e抗原的物質,若是血中的e抗原消失,但e抗體呈陽性反應時,一般表示病毒的活性減低,這時的傳染性較低,但仍具有傳染性。

要注意的是,e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反應雖然如前面所說的趨於靜止,但並不是病毒徹底從體內消失,所以還要結合B型肝炎病毒濃度(HBV DNA)來分析,如果e抗體呈陽性,但HBV DNA呈陰性反應,代表病毒呈現穩定的靜止狀態,但如果e抗體與HBV DNA都呈陽性反應時,但表病毒仍然在複製活躍的階段,有較高的傳染性。

B肝患者康復後產生抗體可以終生存對抗B肝病毒

現在就要來談談,體內有B肝抗體的人究竟還會不會得到B型肝炎的問題,這要區分成兩個部份來看。如果是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而遺留B肝保護性抗體,這樣的抗體多數會隨患者終生存在,繼續抵抗B肝帶原而不致再感染B肝病毒。

接種B肝疫苗產生抗體最多只能維持10

但如果是從民國75年開始全面給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所產生的B肝抗體,則是沒辦法終生保護對抗B型肝炎病毒。一般而言,接種B肝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最多只能維持10年左右,少數接種者甚至只能維持3到5年的時間。

換句話說,等接種B肝後產生的B肝抗體滴度變弱或消失(B肝抗體滴度小於10個單位)時,就沒辦法保護身體不受B肝病毒的感染,就有可能因傳染而感染B肝病毒。所以如果想要繼續保有B肝抗體,還是得持續約每10年就追加施打B肝疫苗,以增加B肝抗體滴度,提高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

延伸閱讀:

全台27萬B肝帶原者不自知 中研院院士呼籲:帶爸媽做健檢查B肝

3成B、C肝炎帶原者沒有就醫!肝癌機率增200倍

「年輕」A肝患者容易轉猛爆性肝炎!一針疫苗就能救命

最新研究:B型肝炎的病毒是「免疫細胞」在幫忙擴散!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