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D 降下神壇?該不該吃保健品、活性維生素 D3?骨科醫解答

高齡族群因少曬太陽、運動,缺乏維生素 D,經常自行補充保健品來預防骨質疏鬆、減緩神經病變。但國衛院近日以小鼠研究及健保資料庫分析,服用維生素 D或 D3 有加劇失智與死亡率的風險,頓時讓維生素 D 降下神壇。

民眾疑惑活性維生素 D3 是什麼?跟一般市面上的營養品有什麼不同?維生素 D 常被作為鈣質吸收的推手,有哪些人需要補充?如果服用活性維生素 D3 ,有必要再額外補充保健品嗎? 《Heho健康》特別訪問骨科醫師一一解答。

健保資料研究不是萬能!

首先要釐清的是國衛院研究中,有調閱健保資料庫分析,內容指出長者有使用活性維生素 D3 者(處方箋)超過 146 天,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1.8 倍;失智者其死亡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2.17 倍。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蘇昱仲表示,健保資料庫有侷限性,因為活性維生素 D3 僅能透過醫師開立給身體功能不佳、嚴重低血鈣患者,病人原有的疾病與死亡風險相對較高,難以直接論斷是因服用活性維生素 D3 所致的因果關係。

此外醫師開立的活性維生素 D3 處方箋與市售維生素 D 保健品,兩者的劑量高低差很大,建議民眾不要過度恐慌,目前如果有服用活性維生素 D3 者按照原有醫囑進行服用,但是保健品則要酌量使用,避免維生素 D 攝取超標。

活性維生素 D3 是處方藥

活性維生素 D3 又稱為骨化三醇(calcitriol),是經過活化後的維生素,使用單位是微克(μg),可直接作用於骨骼,腸胃道及腎臟,提升血中鈣濃度,僅需要少許量就能作用在人體身上,是屬於處方箋用藥,僅能使用在特定族群身上。

例如患有佝僂病、骨軟化症、脊椎壓迫性骨折與髖骨骨折的停經婦女、低血鈣洗腎患者及甲狀腺功能低下者與副甲狀腺功能低下者,由醫師視病情給予一天一顆活性維生素 D3(約0.25 微克) 服用,服用過多亦可能造成高血鈣等生命危險。

蘇昱仲表示,臨床上時常看見開立活性維生素 D3 患者,又跑去自己買了很多保健品服用,導致維生素超標,因此在開立維生素 D3 處方藥醫師會斟酌使用,並且重新檢視患者的藥物劑量,病人則按照仿單建議服用或與醫師討論。

該吃市售維生素D保健品嗎?

蘇昱仲表示,一般市面上的營養品維生素 D ,屬於非活化維生素 ,意旨還沒有被活化加工後的維生素 D ,使用單位是國際單位(IU),一般國人建議攝取量每日上限為 2000(IU),正常服用並無大礙。

建議保健品可按照國人膳食營養素建議適量補充,一般人攝取量為為 400(IU)至 600 (IU) ,停經婦女與長者可攝取至1000(IU),除非有特定疾病患者需要服用活性維生素 D3 降低骨折風險跟生活品質即可,則不宜過度服用維生素。

另外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纖維攝取報告指出,有高達八成男性維生素攝取充足、女性則有七成,其中維生素 D 的活化跟日照有關,又以南部人的維生素 D 量較北部好,鼓勵缺乏維生素 D的民眾維持運動、曬太陽與飲食攝取。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活性維生素D與「非活性」的差異!從日曬以外還有這些補充方式
除了三高還有一低!醫提醒:逆轉骨質疏鬆症,定期檢測骨密度留意骨骼健康
你是骨折高風險族群嗎?骨科醫師提用 7 指標簡易篩檢骨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