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診成闌尾炎的大腸憩室炎,其實就是糞便惹的禍

freepik/照片檔 ID:1008436662

一位在嘉義種田的62歲農夫,因為高燒不退,而且右下腹部疼痛了兩天,還有嘔吐和血便的情況,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急診,一開始急診科懷疑症狀與急性闌尾炎非常相似,但後來經過電腦斷層掃瞄後才確定是得了大腸憩室症(Diverticulosis),根本跟闌尾炎完全無關。

什麼叫大腸憩室症?這個病竟然也會東西有別

 大腸憩室症發生的原因有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而以後天性居多,因為大腸內壓力異常升高,腸壁肌肉弱化,使得腸黏膜被擠到腸壁肌肉層,導致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如囊狀的結構。其實每個人的大腸或多或少都會有大腸憩室症存在,只是症狀輕重程度不同,大部份患有大腸憩室症的人都不會有什麼感覺,或者只有非常輕微的症狀,偶而出現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過度排氣或食慾不振,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

大腸憩室症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而平時不愛攝取纖維質食物或長期便秘的人,也很容易發生這種病症。

值得一提的是,罹患這個病也是「東西有別」,西方國家的人民一般都是發生在左側大腸部位,而東方國家的民眾則較常發生在右側大腸,所以也才容易因為疼痛位置相近才被誤判為闌尾炎

大腸憩室症區分成哪幾種?

大腸憩室症也分成簡單性與複雜性兩種,簡單性憩室症的症狀較輕微,大概是大腸壁增厚發炎,大多數病患只需要讓腸道休息,或以靜脈點滴補充營養或採取抗生素藥物治療即可治癒。

複雜性大腸憩室炎常見的病症類型也有兩種,第一種為憩室出血,其原因可能是憩室附近的小血管受長期的損傷所引起。雖然大部份的憩室是位在左側大腸,尤其是乙狀結腸,但易出血的憩室卻大多位在右側大腸。也由於年紀大的病人,右側大腸也是血管增生不良而導致出血的好發部位,因此最好是進行大腸內視鏡或血管攝影檢查來做診斷。

另一個常見的病症類型則是大腸憩室炎(Diverticulitis),憩室炎發生的原因大多是糞便卡在憩室內造成糞石,進而對憩室內的粘膜產生慢性發炎,久而久之會造成穿孔,而在周圍形成發炎。

大腸憩室炎的症狀與併發症有哪些?

大腸憩室炎的臨床症狀有包括腹痛、發燒、白血球增多、噁心、嘔吐、便祕或是腹瀉、解尿困難及頻尿,其併發症包括穿孔形成膿瘍、急性腹膜炎、敗血症及休克,或者在腸壁周圍造成纖維化,造成腸阻塞或形成類似腫瘤。

大腸憩室炎如何治療與預後?

面對憩室出血或憩室炎等較嚴重的病症,如果使用抗生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症狀,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把發病變的腸道切除,以控制與改善敗血症或腹膜炎等症狀。

而在大腸憩室炎痊癒後,原則上不必特別限制飲食,但建議最好還是要適度攝取高纖維的食物,以軟化與增加糞便的體積,減少大腸腸道的內部壓力,此外,每天也要補充1500到2000CC的水分,增進纖維質軟化糞便的效果。

延伸閱讀:

專家警告:大腸息肉不切除 絕對變成大腸癌

不是只有痔瘡和大腸癌才會便血,這種腸病也會讓你的便便見紅

拉肚子拉成習慣,當心是你的身體出了這6種狀況

5 分鐘有 1 人罹癌!大腸癌為榜首!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