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太臭要擔心長腫瘤?吳文傑醫師:顏色不對更要注意!

photo-ac

「糞便」是大家不喜歡,但對判斷身體健康很重要的一個指標,不過很少有人會在上完廁所之後,還回頭去看自己排出來的便便,但氣味大家都會在上廁所的過程中聞到,於是就有一種「大便太臭是腸道發炎」的說法,但到底什麼是「太臭」,其實應該是跟自己比較。

糞便為什麼會臭?

吳文傑說,糞便其實除了食物的殘渣之外,還伴隨著腸道剝落、需要代謝的老化細胞,所以不只是食物如果氣味太臭,大約可以分成3個原因,一個是吃太多肉,一個是腸道內壞菌太多,另一個是伴隨著便血的各種腸道問題。

肉吃太多其實代表的是攝取了高蛋白的食物,因為高蛋白的食物會在腸胃中發酵,而且會讓大便比較黏,氣味也比較不好聞,像是吃太多豆製品、辛辣的食物,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常吃蔬菜水果的人,因為食物纖維多,不但可以幫助代謝老化細胞,而且纖維在消化的過程中並不會臭。

如果是細菌太多,會因為細菌造成食物的發酵速度、程度都很高,所以產生很重的氣味,這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吃太少蔬菜水果,讓腸道的環境不夠健康。

糞便顏色比臭味更要注意

吳文傑說,「沒有不臭的糞便」,要糞便的氣味好聞不太可能,所謂的「臭不臭」應該是跟自己比較,也不是一定要「臭」才有問題。如果今天的糞便氣味聞起來跟以往自己的糞便不同,就要注意,而除了氣味之外,其實更危險的是糞便的「顏色」。

基本上糞便的氣味大部分來自肉吃太多,提醒我們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免得給腸道消化的負擔,但如果糞便除了氣味不好,還有伴隨顏色偏深的糞便,或是沒有氣味改變,但顏色偏深,就有可能是腸道出血,腸道出血的原因就很多種,可能是潰瘍、發炎、急性感染甚至是腫瘤。

如果排出來的糞便,是偏深色,吳文傑說,第一個可能是吃了深綠色的蔬菜,或是其他深綠色的食物,但如果好幾天都排出有粘性、偏深色、暗紅色的糞便,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如果直接有鮮血出來,可能是發炎,或是肛門受傷、息肉、大腸腫瘤,最好趕緊就醫。

另外,如果是白色的糞便,可能是肝、膽、胰臟出了問題,導致膽汁沒辦法順利到達腸道,最好也去醫院檢查一下,免得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延伸閱讀

1天排便1次「不夠乾淨」?吳文傑醫師:1天3次稀便也沒用

黃疸、糞便灰白…胰臟癌容易被忽略的症狀

常被誤診成闌尾炎的大腸憩室炎,其實就是糞便惹的禍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