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讓「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常見使用抗生素三大迷思

新冠肺炎疫情看似趨緩,但疫後許多用藥、生活習慣被迫改變,美國 CDC 在今年 6 月發佈報告指出,疫後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比例提高,導致「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若遇到抗藥細菌,臨床上能使用藥物寥寥無幾,嚴重影響病人預後,感染科醫師呼籲民眾:「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

什麼是超級細菌?抗藥性細菌?

抗生素在 1928 年之後才開始廣泛地使用,主要它能對抗細菌,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可用作治療不同的細菌感染,但不當使用抗生素時會讓藥物變得無效, 出現所謂抗藥性,當細菌對多類常用的抗生素都產生抗藥性時, 便通俗稱為「超級細菌」或「抗藥細菌」。

如今細菌抗藥性已經成了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與病菌的快速演化,加速超級抗藥菌誕生,尤其在新冠疫情可能加重此問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解釋:「主要是重症病人抵抗力差容易細菌感染,新冠重症患者大多是年長、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讓抗藥性細菌更有機會伺機而動。」

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若再加上抗藥性細菌感染,恐延長 3-5 倍住院時間,特別包括克雷白氏肺炎菌、鮑氏不動桿菌、腸球菌、綠膿桿菌等,都是醫院常見的抗藥性細菌,抗藥性比例從 2-9 成不等。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提到:「發燒一開始分不出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新冠肺炎期間抗生素使用是增加,抗藥性的比例也能增加。」

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延燒,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也指出:「預估 2050 年台灣每 5 人恐將有 1 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患者恐怕得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

如何判定出現抗藥性?

只是在臨床上該如何辨別是否出現抗藥菌?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坦言:「非常困難辨別患者是否面臨抗藥性問題,不像高血壓、糖尿病可以檢測。」在常態流行傳染疾病有很多種病毒、細菌、黴菌,但其中某一個細菌可能就有抗藥性,這時醫師必須仰賴問診,從過去病史、是否有用過抗生素,來研判是否因此篩選出有抗藥性細菌。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抗生素不能隨便停藥,醫師開立抗生素時應會有一定服用天數,民眾往往以為症狀緩解就不吃藥,這時倖存細菌就會開始產生抗藥性。另外,陳宜君也提到:「如果感染管制沒做不好,即使你自身沒有就醫過沒有使用抗生素,但家中的年長者常常發燒用抗生素,就可能身上有特殊抗藥菌,這時候就得接觸隔離,不讓抗藥菌再往外傳染。」

抗生素常見三大迷思

民眾對於抗生素使用有 3 大常見迷思,可能導致抗生素濫用、甚至增加抗生素的抗藥性:

發燒一定是感染嗎?

不一定。發燒除了感染症之外,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淋巴瘤,因此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感染一定是細菌感染嗎?

不一定。感染也可能是病毒造成,使用抗生素治療就不會有效果。

感染用抗生素一定有效嗎?

抗生素只是抗微生物製劑的一部分,治療感染還是要對症下藥,精準治療,例如對抗細菌感染要用抗細菌藥物,對抗病毒感染則要用抗病毒藥物。

想解決抗藥菌的問題,有很多努力怒力可以做,王復德提到:「對付抗藥性極需要兩個要素:人才、對抗藥性的藥物,這兩個要素在台灣是否足夠呢?」最近 35 年都沒有新機轉的抗生素,即使研發抗藥性細菌的抗生素,也是老藥去做重新改良仍有其侷限性,加上感染症專科醫師報考人數逐年下滑,去年僅剩 20 位出現嚴重人才荒。

美國商會白皮書也呼籲正視抗藥性威脅,應給予院內抗生素管理及感染管制給付獎勵或納入健保支付,並適度鼓勵抗生素引進、研發,以維持用藥之多樣性。

而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抗生素抗藥性,必須遵守「4不1要」:

  •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 「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
  • 「不」吃他人的抗生素
  • 「不」要隨便停藥
  • 「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注意!抗生素跟這些食物一起吃,會產生嚴重副作用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三總王婷瑩藥師:用好用滿!
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3原則避免抗藥性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