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的新曙光—幹細胞療法

黃聖筑、許嘉真/綜合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有200萬人飽受心臟病之苦,占了全台總人口數的8%。換句話說,每100個台灣民眾中,就有8個人飽受心臟病魔的摧殘,這些心臟病患者就散佈我們週遭之中,可能就是你、我的親友,甚至就是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

心臟病發作時,可能會讓病患手臂疼痛、肩膀痛或背痛,呼吸困難,胸痛得無法挺直腰,反胃想吐及暈眩;而在5位心臟病患中就有1名到達心臟衰竭的程度!心臟衰竭是因心臟負荷過度或心肌受損,使血液無法供給全身的現象。心臟衰竭就好比心臟得了「癌症」,有一半的病患都剩下「不到5年的壽命」!

傳統的心臟衰竭療法,需要找到病因,如:心臟瓣膜病變,醫生可能提供瓣膜修補術或至換術的建議;心血管阻塞時,醫生會建議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或繞道手術等。當病症緩解時,可能會服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等藥物,維持心臟功能、減輕症狀、減少住院次數。但當五年內的大限已到,手術與藥物都宣告失效時,該怎麼辦?

近年來,再生醫學「幹細胞療法」的發展,為心臟衰竭病患帶來了新曙光!幹細胞是原始細胞,可以分化成不同類型的人體細胞並組成器官,醫學界稱其為「萬用細胞」。日本科學家利用幹細胞的自然修復能力,用一隻獼猴幹細胞培養出的心肌細胞,修補了另外五隻心臟衰竭獼猴的受損心臟。

目前臨床上的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年輕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功能正常的細胞,修復受損細胞及器官。因此,壞死心肌細胞可用幹細胞來修復,增加正常功能的心臟細胞數目,進而改善心臟功能並促進血管新生,改善心臟功能。相信在未來技術發展成熟時,能透過捐贈的幹細胞讓心臟病患者的器官再生,幫助更多心臟衰竭者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