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心理話》心情不好不是抗壓力低,是壓抑到忘記「清醒」

freepik

你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今天看到一部電影,明明並不討厭,卻為了中間的一個小細節,跟一起看電影的朋友吵了起來,你急著想要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開始貶低這部電影,最後兩人不歡而散。你不是脾氣不好,可能是對自己的情緒缺乏了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自我意識與習慣

自我覺察其實就是指觀察自我意識的能力強不強,人類會傾向於習慣一件事後,減低思考的能量讓消耗的體力、腦力都比較輕鬆,這一方面是好處,但也造成另一方面的壞處,也就是會「太過於習慣自己的一切」,包含情緒,所以會忽略很多小細節。

想像一下,一個人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習慣性的拿起浴室中右側的牙刷,牙刷換了位置他會因為與習慣不符而發現,但如果牙刷擺放在同一個位置,只是被調換成另外一隻,他可能就不會發現,也是因為「習慣」。

除了日常小事之外,如果自我覺察低到某個程度,可能出現情緒控管不穩的問題,也就是心情莫名其妙的低落、暴躁,甚至會找理由跟別人吵架,其實這不是「當下的抗壓性太差」,而是長久以來對自己情緒的忽視導致的結果。

自我意識的「3層次」

自我意識不只是「了解自己現在在做什麼」,還要能察覺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原因,並學著去控制,所以自我覺察的過程可以分成3個階段。

1.你知道,自己現在是在看臉書還是放空嗎?

當自我覺察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忽略自己的情緒低落,但心理上的難受,即使自己沒有覺察到,它也不會消失,而會利用「分心」來逃避這種不舒服的情緒。

所以當我們花很多時間在無意識的滑臉書、滑IG,或是逛著各大論壇、看新聞底下的留言,其實我們不見得真的在看,而是為我們的思想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假裝自己躲到那裡去就沒有現實生活的痛苦。當然,這不完全是手機的錯,當你拿著一本書但其實沒在看、或是跟著音樂搖頭晃腦但其實在放空,都是同樣的問題。

不過分心的確是避免痛苦的好手段,重點不是「禁止分心」,而是知道自己需要這一段的「休息」,來恢復心理的能量,並清楚的知道這是自己「有意識」的選擇,而不是「不能控制」的逃避,這就是自我覺察。

2.你知道為什麼你在難過/生氣/憂鬱/開心嗎?

自我覺察低落的人,很可能對於自己的情緒不斷否定,像是為了被老闆罵而感到沮喪,但心理會譴責自己「有什麼好沮喪的,根本就不需要沮喪」;而通過第一階段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因為從分心的狀態回到自己身上,很多人會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有這麼多需要被重視的情緒。

但在這階段,反而不是鼓勵把情緒都釋放出來,因為有時候,情緒是不需要具體的理由或原因的,而強迫自己過度分析、探索,反而會導致更多的問題。

比如被老闆罵了之後沮喪,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自己是因為被老闆否定而難過,接下去想,會想到是因為自己怕被老闆開除、再來可能想到自己是對現在工作難找、生活困難而難過,然後想到為什麼便當這麼貴、房租這麼貴、想到最後可能變成政府做得很差、生活在台灣好像沒什麼希望等,其實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3.你有發現自己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是怎麼做決定的嗎?

當了解自己在情緒上,需要注意、察覺,但也不需要過度解讀,而是當成一種正常現象,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察覺自己在與其他人相處、尤其是越親密的人時,是不是會將自己的情緒丟給他們?

就像是前面提到的,看到一部電影明明不討厭,卻跟朋友吵了起來,只為了想要證明自己。這可能代表你有個「被否定」的情緒沒有解決,可能來自老闆、來自其他人,但你不能把情緒丟向他們,只能用另外的方式丟向親密的人。

在這樣的轉嫁情緒過程中,你可能沒有感覺到自己正在釋放情緒,只覺得「為什麼朋友不支持自己」,但如果自我覺察能力高,你就可以發現,其實那只是你的情緒轉化,並不是完全依靠當下的單一事件來思考,而越是不理性,我們越傾向信任自己來保護自己。

自我意識的最後是自我接納

自我覺察結束之後,其實最重要的結論是「接受自己」,因為自我覺察一旦調高,就可能出現上述所說,開始對自己的情緒非常關注,但對於缺點的厭惡感也會隨之產生;如果要真正的控制住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自己,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

如果拒絕接受自己,會繼續回到「滑手機分心」的階段,來逃避這樣的痛苦,但如果可以接受自己,就可以控制當下做出的反應;就像是去理解別人的情緒,進而接受、並找出解決方法一樣,對自己也需要這樣的過程。

自我意識可以透過寫日記、跟自己對話、靜坐來提升,但告訴自己「沒關係」,卻是每個人必須要自己面對的功課,只是一旦通過,不但能好好愛自己,也才能好好的愛別人。

參考資料

THE THRE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延伸閱讀

為什麼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心裡總是覺得「再也提不起勁了」?

內向者一定喜歡獨處?享受孤獨是因為「性情自治」程度高!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