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容器好毒?使用不當會肝腎壞死、增加罹癌機率

自從發生塑化劑事件,大家對食品安全非常注重,但台灣有高達8成的民眾屬於外食族,常常會接觸到外食包裝、外帶塑膠湯匙等,不僅對身體健康帶來隱藏危機,更是對環境帶來污染。為了人體及地球的健康著想,近年開始發起「減塑生活」,不讓塑膠垃圾,經由一連串的生物食物鏈後,又回到人體身上,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6 句訣分辨安全的塑膠製品

每個塑膠製品上,都有一個三角形的樣式,裡面都有一個號碼,都分別代表不同的材質及耐熱溫度,以下由桃園衛生局提供的6句口訣,希望能幫助大家輕易分辨這些塑膠製品:

「1、2不重複」

「3不微波」

「4低耐熱」

「5使用較安全」

「6遠離熱酸鹼」

「7要慎選」。

塑膠3大有毒物質

1.重金屬

如鎳、鎘等重金屬,當攝取量達到中毒程度就可能導致肝腎壞死,且鎳中毒嚴重者則會造成死亡。

2.環境賀爾蒙

大家耳熟能詳的「塑化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臺灣人體內塑化劑含量普遍較高。環境賀爾蒙會干擾我們人體正常內分泌系統,恐會導致不孕、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病症,甚至還被美國環保署認定台灣肝癌人口眾多與塑化劑有關。

3.基因毒

有毒物質因進食而進入體內,藉由血液運輸到達細胞,若跑進了細胞核,就會傷害到基因使得細胞變質,當人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將變質的細胞排出體外的話,就會將罹癌機率大大提升。

文、影片編輯 / 彭幸茹

 

延伸閱讀:

台灣褐藻醣膠立大功!提升癌症BNCT治療反應至94%!

一張圖看懂月經前中後,如何利用飲食及穴道調養

血糖從60變220!醫師提醒胰臟炎會導致難控制的糖尿病!

本文整理自《微波爐可用的塑膠容器 桃衛生局:可挑 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