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運動、用藥都很規律,這8個原因還是會害你低血糖!

iStock-494389260

經常有糖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我吃飯、運動、用藥都很規律,怎麼還時常發生低血糖呢?」這是因為低血糖除了前面提到的3大原因之外,還有許多人們不太熟悉的其他誘因。

通常,血糖低於70mg/dl,就稱之為低血糖,低血糖經常發生於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常見原因包括了進食太少、運動過量、藥物使用不當等。當然,日常中還有一些因素,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1.餐後低血糖

這又稱為反應性低血糖,在2型糖尿病早期,由於身體的胰島細胞功能失調,進餐後的胰島素分泌高峰明顯滯後於餐後血糖高峰,所以導致在餐後4~5小時(相當於下一餐的餐前)常常出現低血糖。

解決辦法-少量多餐;情況不嚴重的人,也可以喝一些含糖果汁、甜飲料或甜點心,緩和低血糖問題。

2.過量或空腹飲酒

空腹時,酒精會抑制糖質新生作用、抑制肝糖的分解、減低胰島素抗性,造成低血糖。而且,少量的酒精即可能引發這些機制,對於已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病人尤其危險。

解決辦法-飲酒不宜過量,飲酒一定要吃飯,尤其不要晚上空腹飲酒,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戒酒。

3.注射部位脂肪增生

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糖友要注意,長期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導致皮下脂肪增生、出現硬結,會延緩身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解決辦法-注意胰島素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避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另外,要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或硬結等現象,應立即停止在該部位注射。

4.糖尿病性胃輕癱

胃腸道動力減低、蠕動下降,俗稱胃輕癱,這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特別是病程較長的糖友中,大約有1/3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輕癱。合併胃輕癱的糖友,由於胃排空延遲,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中而無法進入腸道,食物吸收的時間不確定,使降糖藥物的作用高峰與餐後血糖高峰不匹配,因而容易導致餐後低血糖或者高血糖。

解決辦法-出現胃輕癱的糖友,要調整飲食結構,改為比較容易消化、不會給胃造成負擔的食物,並且調整給藥時間,將餐時胰島素注射時間延後。

5.肝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不全會導致降糖藥物的藥力下降,使得胰島素或降糖藥在血液中蓄積。肝功能不全的糖友,由於肝糖儲備不足,很容易出現空腹低血糖。

解決辦法-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糖藥物的用法及用量。

6.妊娠與分娩

有些「糖媽媽」在孕早期,由於妊娠反應比較明顯,進食不足加上嘔吐,容易出現低血糖。此外,分娩後,隨著雌性荷爾蒙和孕激素的下降,產婦的血糖也隨之降低,如果胰島素沒有及時減量,也容易發生低血糖。

解決辦法-妊娠期糖媽媽的飲食,應該在與醫生溝通後,適度放寬;分娩後,應及時下調胰島素用量。

7.糖尿病「蜜月期」

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框尿病,在發病早期,透過短期強化降糖治療,胰島功能會得到一定改善,有些患者只需用很少的藥量,甚至不用藥,血糖也能維持正常,這段時期稱之為「蜜月期」。如果進入「蜜月期」仍繼續維持原來的藥量,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低血糖。

解決辦法-加強血糖監測,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用量。

8.胰島素瘤

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空腹低血糖,患者的缺糖症狀比較明顯,常常表現為肢體抽搐、驚厥,甚至意識喪失。

解決辦法-經醫生評估後,手術切除。

其實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糖友們千萬不要忽視相對少見的其他誘因,反覆發生低血糖時,就要有警覺,並且及時跟醫生溝通,調整生活方式來避免血糖起伏太大喔!

延伸閱讀:

金鐘視帝龍劭華:每天100下伏地挺身對抗糖尿病!

血糖從60變220!醫師提醒胰臟炎會導致難控制的糖尿病!

201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家友」一起協助糖友控糖!

照顧老年糖尿病患者,這8點你注意到了嗎?

身體少了這2種微量元素,當心也會導致糖尿病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