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趕著生孩子了!兩胎之間差不到18個月,寶寶可能出問題

iStock-890412428

現在的人普遍晚婚,一結婚就急著想把孩子一次生完,第一胎剛滿月就又懷孕的也大有人在,除了趕自己的「高齡產婦死線」,也是希望孩子們年紀不要差太多。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兩胎之間的懷孕期要間隔18~24個月,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用研究證實,與18個月相比,9~12個月或更短的懷孕間隔,更容易導致早產、胎兒問題、孕婦死亡。

時間短暫的懷孕,可能會造成胎兒問題

這篇登在《JAMA》上的研究,調查了加拿大14萬8544例懷孕情況,80%是20~34歲的女性,20歲以下佔5%,35歲以上佔12%,都是在2004~2014年間有2次單胎懷孕(非雙胞胎或是多胞胎)的媽媽。

結果發現,在20~34歲的女性中,如果懷孕間隔在18個月以下,生產出不良胎兒,也就是嬰兒有殘疾、菸天性疾病的比例增加,小於6個月的比例是2%,小於18個月是1.4%;35歲以上的比例也跟這樣的結果很接近,小於6個月是2.1%,18個月是1.8%。

而自發性早產的風險,在懷孕間隔時間短的情況下也是增加的,20~34歲的女性,小於6個月的早產比例是5.3%,18個月是3.2%;3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小於6個月時早產的比例是5%,18個月時是3.6%,這都顯示懷孕時間間隔如果加上女性的年齡,對於胎兒的影響並不是正相關的。

但懷孕時間間隔短,對媽媽有影響嗎?

不過懷孕是一個非常消耗身體能量的行為,所以在許多國家都有「做月子」的習俗,至少也有產假,而產前、產後需要的營養也跟平時不同,如果懷孕間隔時間太短,或許傷害的可能是媽媽本身。

研究人員也針對媽媽的妊娠併發症做了調查,妊娠併發症像是子宮外孕、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這些併發症不只會影響媽媽,造成身體不舒服或是流產、早產,也會影響胎兒未來的健康狀況;像是妊娠糖尿病,寶寶長大後就可能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問題。

這次的研究也發現,15歲~20歲的女性,懷孕間隔6個月時,妊娠併發症的比例是0.62%,18個月時為0.26%;但特別的是,在育齡期的20~34歲女性,6個月的比例是0.23%,18個月時是0.25%,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雖然在整體的比例中佔不多,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代表過去訂立的懷孕時間間隔是有意義的,因為懷孕時間真的會影響胎兒跟媽媽的健康;如果單以6個月以下跟18個月以上的比例來看,18個月以上的胎兒問題率降低將近1倍,而對於年輕懷孕者來說,懷孕間隔長,妊娠併發症的比例也會減少,顯現懷孕對於媽媽的身體的確是有一點影響的。

所以研究人員也表示,無論如何,還是將懷孕時間拉長,對媽媽、胎兒的健康都比較有利,就算比例不高,但總是可以避免掉「能夠避免」的風險。

參考文章

Association of Short Interpregnancy Interval With Pregnancy Outcomes According to Maternal Age

期刊小檔案

《JAMA》是一份美國出版的經由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該期刊由美國醫學會以每周一期出版。 起初於1883年創刊,自此之後即不中斷的持續發行,而本期刊發行的內容為:原創性的研究文章、社論、臨床綜述及病例報導等。

延伸閱讀

研究指出:冬季懷孕更可能生出苗條寶寶,只是爸爸要受凍了!

關於懷孕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