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腎臟病之後越來越累⋯⋯你可能有「腎性貧血」!

小美自從診斷出腎臟病,一直都很小心控制飲食,絕對不吃蛋白質,但相安無事過了幾年,最近卻覺得越來越累、 越來越懶,連出門買個東西都很容易頭暈,乾脆一整天待在家裡。她以為是自己吃了什麼東西讓腎功能更差了,沒想到例行檢查的時候,醫師卻跟她說「你有貧血啦!」

得了腎臟病也會貧血?

大家都知道紅血球是骨髓製造,但在骨髓開始工作之前,要先有激素來告訴骨髓「紅血球不夠」,這個激素稱為「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由腎臟負責製造的;也就是說,腎臟才是負責命令骨髓造血的司令官,如果腎臟患者貧血,就稱為「腎性貧血」。

腎臟的構造非常複雜,其中腎小管的前端「近曲小管」的基底旁,有許多間質細胞負責製造紅血球生成素;而近曲小管是負責進行「再吸收」的功能,將尿液中還有用的物質,像是水、葡萄糖等再次吸收,所以腎臟代謝出問題的人,腎小管一定會受損,自然也無法再製造紅血球生成素。

大約有5成的第4期慢性腎臟病友有貧血的問題,第5期更是達到8成,所以建議就算本身沒有貧血的腎友,也應該養成3~6個月追蹤一次血紅素濃度的習慣。本身就有貧血,或是身上有慢性出血、潰瘍自己不知道也可能造成貧血,3個月一次的檢查,如果血紅素偏低,或是有越來越低的趨勢,就要注意可能有貧血。

另外,對於有在做透析治療的腎友來說,無論是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都可能讓鐵質流失,再加上腎臟病的注重飲食、少吃高蛋白的食物這種「教條」,也可能讓紅血球需要的蛋白質不足,導致血量不夠;同時,也可能因為胃口不好,深綠色蔬菜吃不夠,缺乏鐵質跟葉酸,也會影響造血功能。

腎臟患者貧血會怎樣?

跟一般人的貧血一樣,腎友的貧血也會有頭暈、容易疲倦、嗜睡、頭痛、動一下就喘或是累的症狀,是因為缺血,讓身體的氧氣量供應不足,引發的缺氧反應。

但是腎友要特別注意的是,原本血液代謝的功能就不好,如果再加上缺氧,很可能引發心臟衰竭、心室肥大,甚至身體為了讓少少的血液,還可以維持足夠的血流,心跳會加快、加大,並降低凝血功能,讓身體容易出血、受傷。

腎性貧血要怎麼治療?

現在第一步考慮的會是「注射紅血球生成激素(erythropoietin stimulating agents, ESA)治療」,依照每個人的病況,每週、每兩週或每月注射一次,血液透析的腎友也可以在透析時,一起靜脈注射。不過健保只有給付血色素低於30%,或是尿毒素肌酸高於6mg%的患者,自費一針約1萬元。

但對於ESA效果不好的人來說,可能要懷疑有其他的身體狀況,像是有發炎、感染、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出血、潰瘍、骨髓疾病如血癌、血紅素本身有病變如地中海型貧血、自體免疫疾病等,都會讓ESA的效果不好,這時就要針對疾病先治療。

而補充鐵劑或維生素B12、B9(葉酸),也可以刺激血紅素生長,配合營養師指示吃適當的飲食,雖然不能完全治療腎性貧血,也可以延緩貧血的惡化。

延伸閱讀

慢性腎臟病分成五期三階段 醫師教你每階段的身體照護方式!

腎臟反覆結石、水喝再多都沒用?原來是「副甲狀腺」亢進!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