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想要長壽最重要的2把金錀匙

照片檔 ID:927545248

醫生與營養師最長提醒人們,如果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延長壽命,一定要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同時確保飲食營養的均衡,但是,2位美國心理學家顛覆了這個傳統的觀念,透過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個人經驗,傳達決定人類壽命長短的首要因素,竟然是「人際關係」,還有2把掌控人類長壽與否的金錀匙。

決定人類壽命長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際關係

美國心理學教授Friedman, Howard S和Martin, Leslie R從許多學科的生活習慣中,總結出一些影響預期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並在2011年出版了《長壽計劃》(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一書。最讓外界驚訝的是,書中列出的決定人類壽命6大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竟然不是飲食與運動,而是「人際關係」。

許多人際關係的研究結果都顯示,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人際關係可能比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和定期體檢更重要。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經對268名男性進行調查發現,一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他與他人的關係。研究還發現,那些經常花時間和朋友聊天的人,通常比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活得更長。

決定長壽與否的第二重要因素是性格

決定長壽與否的第二個因素則是性格。研究發現,百歲老人有3個共同的性格,第一是對生活的態度積極;第二是有強烈的責任感;第三則是正面看待老化的事實。此外,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還包括職業生涯、生活細節、戒除不良習慣、還有與健康者互動。

促進長壽的2把金錀匙

 而另一項英國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的得獎者通常都很長壽,平均壽命為77.2歲,比僅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平均壽命要高出1.4歲。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平 地機和傑克·紹斯塔克就總結了促成長壽的2把金錀匙。

樂觀:

如果一個人想要健康長達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的食物占25%,其他因素占25%。專家認為,心理平衡的作用大於所有醫療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保持心靈平衡等於控制好健康的金鑰匙。

許多諾貝爾獎得主都強調,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必須保持樂觀。學者希拉蕊·廷德爾指出:「樂觀是一個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擁有強大的社交網絡,並能很好地處理壓力。」

臨床研究指出,人類的疾病中有65%至90%是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些病被統稱為身心性疾病。如果一個人整天焦躁不安,導致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就受到抑制和破壞;但如果一個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快樂激素」,可以讓人心緒放鬆,使就會讓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生活有目標,努力工作: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要讓生活有目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有明確目標及計劃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了50%。而英國科學家針對40至90歲的受測者進行了一項7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沒有明確生活目標的人比有明確生活目標的人,在病死或自殺的比例足足高了1倍;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多了1倍。此外,臨床醫學也早有發現,許多人在退休後,會因為人生目標突然消失,而導致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狀況急劇惡化。

科學家發現,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會經常性地處於舒展的狀態,進而促進腦細胞的活化與發展,使大腦不會過早衰老。而選定目標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切實可行,否則會出現遭受挫折或是失望沮喪等後遺症。而目標不一定要大,像是學習語言、繪畫,或是計劃旅遊、從事志工服務等都可以是訂定目標的對象。

史丹佛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在1921年時找了1500個I.Q.測驗得分高於135的孩子,展開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縱貫性研究,結果發現活得最久的是那些積極追求目標並高度投入的人。

延伸閱讀:

你是C型性格的人嗎?當心消化道疾病與癌症找上門

別再生氣了,當心你的壞脾氣讓你少活至少7年

最新研究:米飯麵食吃得太少  竟會讓你少活4年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