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不只是敲敲樂器!它讓失語症患者能唱起歌來

照片檔 ID:175679237

「有些表達性失語的患者,他們聽得懂,但就沒辦法說話。可是很神奇的是,他們是可以唱歌的!把要說的話配上旋律、不同的曲調,就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甚至傳遞情緒。」長庚醫院北院區音樂治療師彭鈺翔說。

音樂治療比「敲敲樂器」更複雜

談到音樂治療,雖然在國外已經應用很多,也有考證照的機制,甚至有很多神經科學的研究來證實音樂治療的效用,但在台灣,對於音樂治療的認識還不是很多。

音樂治療可使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特殊需求的孩童、精神疾患、中風個案、安寧病房等等,也能跟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做結合,甚至可以到安寧病房做撫慰;而彭鈺翔目前主要面對的,就是需要早期療育的小朋友、失智的長者跟中風患者。

面對不同的患者,需要的課程內容、目標也不同,這也就是考驗音樂治療師專業的時刻。彭鈺翔說,「也許看起來會很像是敲敲樂器而已,但每個人設定的目標是不一樣的。」

「一樣是唱歌,背後的涵義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問失智長輩會不會唱《望春風》、《四季紅》,他們會說『什麼都忘了』,但很奇怪的是我只要起個頭,他們就會自己接下去唱。還有人會聯想到以前的故事、跟其他人分享,也算是促進社交!」彭鈺翔笑著說。

除了音樂,彭鈺翔有時也會配合圖片,「比如唱到鄧麗君的歌,我就放鄧麗君的照片,刺激他們記憶跟回想,多重感官的刺激對失智症來說是很重要的。」

但對於口語遲緩的小朋友,比起老歌帶來的記憶連結,他們更需要練習語言,所以彭鈺翔會用兒歌來入手。「像是吧吧吧的音節,很簡單,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願意一起唱出來,無意間也練習到口腔肌肉跟發聲。」

音樂治療真的有效果嗎?

彭鈺翔說,「相對傳統的復健,音樂治療是一種比較新的專業,但不能取代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可以比如說唱歌,語言治療師一定比我們更懂氣流的變化、口腔肌肉的運用,但音樂治療還是有他的功效,可以提供其他的治療選擇。」

前述提到的失語症患者,就是這樣的例子。大腦掌管語言跟唱歌的區域是有連結的,所以語言會有抑揚頓挫、有節奏性;而根據美國神經學音樂治療學院(NMT)發現,失去語言能力的人,可以透過唱歌這種「非語言性的表達」,來輔助自己表現情緒,甚至可以透過音樂刺激掌管聽覺的腦皮質,對於音調的變化、節奏會更敏感,也因此加強語言的能力。

而對於中風後、帕金森氏症、或是步態平衡困難的人,則用節奏明確的音樂來協助,彭鈺翔說,「音樂中的節奏可達到提示的作用,而且聽著歌心情也比較愉快,最重要的是,音樂可以帶動身體的內在旋律,步伐會漸漸跟曲子一致、找回自己運動的平衡感。」

多元的刺激對遲緩兒來說,也能提升,彭鈺翔會帶著他們認識樂器的形狀、顏色,也能因為有聲音的回饋,動機更強烈,比起例行性的單純復健,更能重複練習,達到效果。

不過現在台灣還沒有把音樂治療納入常規復健的一環,彭鈺翔說,並不是說音樂治療就能有特別優秀的療效,但對於復健來說,音樂治療是一條新的選擇,可以給需要的人多些方法幫助自己。

延伸閱讀

腦麻孩子自己握住了鼓棒!音樂治療讓他從哭鬧變得愛唱歌

有節奏性的音樂可以幫助中風病人復健!

傳統復健對神經損傷效果不好?奇美醫師建議「高頻超音波治療」

「那針點滴是真給了需要的人!」高元醫師在偏鄉找回醫師初衷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