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Heho Topics, 中醫調理, 健康醫療, 影音健康
不靠吃藥也能穩定血壓!中研院士林昭庚的養生逆轉法
「父親53歲就因高血壓過世,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光靠藥不夠,生活方式的調整才是根本。」現年78歲的中研院院士林昭庚,在針灸與中醫研究上享有盛名,然而他也是一位曾與高血壓纏鬥數十年的患者。不同的是,他選擇不依賴藥物,而是靠自己身、心、食的養生之道。
父親早逝成轉捩點 立志做自己的醫生
林昭庚回憶,自己40多歲時確診高血壓,那時的他行程滿檔、壓力極大,一開始服用中藥、西藥都有效,但他心裡始終有個疑問:「難道我這輩子就只能靠藥活著嗎?」
這個疑問來自他的父親,一位高血壓控制不佳而英年早逝的家族遺憾。他說:「我爸爸的死讓我開始反思,是否可以不用靠藥,改從生活下手。」
靠運動與打坐穩壓30年
為了擺脫藥物依賴,林昭庚試著用運動、打坐、控制情緒與飲食來穩定血壓。他笑說:「我很愛吃甜點、日本點心又好看又好吃,但我知道糖鹽都會讓血壓上升,只好慢慢節制。」
林昭庚的策略不是完全禁止,而是「生活總要有樂趣,靠其他方式平衡」,像是每天安排氣功、走路等溫和運動,以及練習打坐與吐納放鬆壓力。他說:「雖然我的飲食控制不理想,但靠運動與放鬆,我的血壓已經不太會高了。」
院士貼心提醒 別讓藥副作用破壞生活品質
林昭庚說有些降血壓藥會讓男性出現性功能障礙,這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他認為治療應以不影響生活品質為原則,因此更加堅定走上生活自療的路。
目前,林昭庚僅在少數情況下,會視情況服用一點點簡單的藥物或中藥(如決明子),其餘大多時間皆靠生活方式維持健康。
養成日常健康習慣 從觀察自己開始
林昭庚總是強調:「要做自己的醫生。」他鼓勵大家養成量測血壓、觀察身體反應的習慣,並從飲食、運動、情緒入手,日積月累打造出適合自己的健康節奏。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蚊子咬一包該怎麼辦?她塗蒜泥險潰爛 皮膚科醫師教正確處理法
為什麼夢裡總在罵人、吵架、逃跑?心理師:是你壓抑太久的情緒
台大、北榮、亞東三院前院長林芳郁失智 從走失到譫妄 妻林靜芸寫書談照顧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