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權威陳威明卅年照顧全台半數患者 下午診早上就開始看

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是病友口中暱稱的「陳爸爸」,幽默爽朗的他是國內骨科的權威,也是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先驅,1988年迄今,總共已完成超過2萬7千例骨科手術,照護臺灣半數以上的骨肉瘤病患,治療病人無數,其中,包括了帶領團隊搶救紐西蘭毛利國王糖尿病壞死腳趾免於截肢,及救助諸多海外轉診之骨腫瘤重症病患,更讓臺灣優質醫療聲名遠播;2018他獲頒台灣義行獎,是得獎者中唯一的醫療人員。

2001年,陳威明率先施行微創全人工髖及膝關節,吸引超過20個國家及中國大陸17省市的病人赴台接受骨腫瘤或關節手術,並多次獲選為百大良醫、優良醫師及教師,為國際級骨肉癌研究領域頂尖專家。

目前,他也是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並代表台灣第一次獲選為下任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主席。

而在醫院裡,「陳爸爸」一點都沒有亞太主席的架子,巡房時與病人們閒話家常,他清楚每一個病人的狀況,儘管事務繁多,也不忘為病人加油打氣。熟悉他的病人更知道,為了盡量看更多的病人,即使是下午的門診,陳威明常常是早上10點就開始看診,希望讓每一位病人都得到需要的照顧。

「醫生是一個可以直接幫助別人的行業」

來自台南縣六甲區的陳威明,父親是公務員,家裡並沒有人當醫生,為什麼會選擇從醫?他給出了一個特別單純的答案,「當時其實就是功課好,父母鼓勵我可以從醫。」上小學的第一次段考,總共考5個科目,陳威明的總分500分,資質聰穎的他,從此便以這樣名列前茅的姿態,一路考上了建中,進入陽明醫學系。

雖然進入了醫學系,不過第一次讓陳威明體會到當醫生的價值,是在他擔任實習醫生的時候,「民國75年,我在台中榮總當住院醫生,當時我負責的榮民伯伯,臀部長了巨大的褥瘡,惡臭難聞。」

令人難以忍受的臭味,使得其他病人不願意入住這個原本是雙人房的病房,「當時我負責給伯伯換藥,換了幾次發現氣味變淡了,於是我開始更勤的給伯伯換藥,就算沒有輪班也會跑去醫院照顧他,到了我要離開的時候,伯伯的傷口長出了健康的紅肉,病房裡早沒了原先刺鼻的惡臭。」

那次的經驗,讓陳威明發現,醫生是一個最直接可以幫助人的職業。他並不好高騖遠,從最小的基本功開始,「我當時很喜歡打點滴,尤其是很難打的那種,能夠一次打上去,又不給病人製造額外的疼痛,讓我相當有成就感。」

打好點滴不僅救人還「救狗」

「打點滴」這件小事,不只能夠救人,還救了陳威明養的狗。他回憶道,當年花了7千元買了一條漂亮的獵犬,沒想到買回來隔天,獵犬就開始咳血,「當時還沒有什麼消費者保護的觀念,只覺得自己倒霉。」

賣狗的人叫陳威明趁早把狗丟了,但是愛狗的陳威明捨不得,他自己跑去藥方買針頭、低濃度胺基酸,狗的血管並不好打,所幸陳威明早已把打點滴的功夫磨得相當到位,「某一天下班,我一進門就看到牠自己站起來了,走來走去想找東西吃。」那條獵犬後來陪伴了陳威明一家人許多年,一直到到現在,牠的照片還在陳威明辦公室的桌上。

陰錯陽差進入骨科

其實,畢業前,陳威明看準了癌症治療相當具有前瞻性,原本是打算選擇血液腫瘤科,老師都同意幫他留一個位置了。但是畢業後他抽中了要到花蓮鳳林榮總,當時東部的醫療資源缺乏,他跟著泌尿科主任鍾兆英,每天開最多的卻是骨科的刀。

「當時我覺得,這些病患的復原情況跟我在北榮骨科看到的有些差異,因此提出想要回北榮骨科短期進修,再將這些技術帶回東台灣,」史無前例地,輔導會也同意了陳威明的提案。

於是,在這4個月中,陳威明每天早上7點就進入開刀房,從第一刀跟到最後一刀,之後還要幫住院醫生打病歷。雖然辛苦,但是陳威明也在短時間內迅速累積了開刀知識,之後回到花蓮,鍾兆英也給了他獨當一面的發揮舞台,陳威明在此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當時有「登報致謝」的習慣,花蓮的不少病人受惠登報感謝陳威明,也是他行醫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之後,回到北榮的他,成為骨科部住院醫師,在骨科部主任羅惠熙的建議下,他回到了原本就立定志向要鑽研的腫瘤科,不過,這次投入的是腫瘤骨科。

罕見飆髒話 挽回病人的「落跑新娘」

問及陳威明印象最深刻的病人,他笑著說,「實在太多了。」確實,行醫30年的他,究竟救回了多少病人,可能自己也數不清了。

他舉例,曾經有個屏東的病人,痊癒後的某天卻哭喪著臉打電話給他,原來病人即將結婚,卻有親戚跑去「報馬仔」,跟新娘的家人講新郎是骨癌患者,新娘那邊的家人一聽,急忙著要退婚。

陳威明知道這件事後,讓病人把女方的家人全部一起帶來他的辦公室,然後,平時不罵髒話的陳威明當著所有人的面,指著病人的鼻子大罵:「他媽的,你是不是太愛她了,連病好了都不敢跟她講!」

「就這樣,我幫他挽救了局勢,」陳威明笑得有些得意,病人順利成婚後,也回來北榮取出術前存放的精子,幾年前成功生下了孩子,還把全家福發給了陳威明。

從來不讓病人回來看報告

骨肉瘤只是骨癌的其中一種,但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因為青少年得的骨癌絕大部分就是骨肉癌,而且過去沒有藥物或手術治療,能活下來的很少,現在有了化療加上手術,現在已經有7-8成可以痊癒;過去病人幾乎100%被截肢,現在只有5%需要考慮截肢方案。

但是,陳威明提到,骨癌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超過10年的復發率都還有2%,因此病人手術完的前2年,每3個月要追蹤一次,2-5年要半年一次,5年之後要1年1次,即使10年以上,都還是要固定追蹤。

按照一般大醫院的作法,病人檢查會需要來醫院至少3次-一次開單子、一次檢查、一次聽報告,不少病人是遠從南台灣、東台灣請了假坐車來台北,讓他們大費周章的來回跑確實有些強人所難。因此,陳威明從不讓他的病人回診,他告訴病人,「報告出來後,有什麼狀況我會親自打給你。」

為了讓從台灣南部、東部上來做檢查的病人不必跑好幾次才能完成檢查,陳威明還特別籌設了「骨肉瘤關懷之家」,讓遠道就醫的病友與家屬,有一個免費暫時棲身之處,減少舟車勞頓與就醫負擔。

愛爬山、愛攝影

認識陳威明的人便知道,他喜歡攝影、喜歡爬山。他出過2本攝影集,書裡有他在閒暇時拍下的風光,以及撰寫的生命體悟;他喜歡爬山,也大力推動熟齡族登山運動。

不過,曾經連山難都攔不住的運動熱情,陳威明卻也坦承,自從接了行政職後,工作更忙碌了,現在,巡病房時能夠倚著窗用手機拍下美麗的雲景,或是假日跟家人去遛狗散步,已經成為他最主要的休閒活動。

「現在的體力確實不如以前了,」能夠繼續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陳威明表示,主要靠的是意志力與責任感,而每天早晚的巡房任務,更是他動力的來源,「看到病人康復,就是一份正能量,感覺自己開刀死掉的細胞又活回來了,」陳威明玩笑道。

家訓「有量才有福」 兒子追隨爸爸進入骨科領域

雖然在醫界獲得那麼高的成就,但是一開始,陳威明不希望自己的大兒子讀醫,「他喜歡畫畫、設計,我告訴他,『爸爸建議你去讀工業設計,當醫生太辛苦了』,可是他回我,『但是我覺得爸爸忙得很快樂啊。』」

於是,大兒子跟著父母的腳步,來到陽明醫學系就讀,之後更決定和父親一樣,以第一名的身分進入了骨科。而令陳威明最欣慰的是,兒子並無一絲傲氣,對待人的熱忱,就像陳威明以及陳威明的父親那樣,「我們家的家訓是『有量才有福(閩南語)』,這一點他有像到我。」

「做到這2件事,你就不會是一個不好的醫生」

對於兒子以及其他年輕醫生、醫界學子們,陳威明勉力道,進入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莫忘初衷,「別忘了你的醫師誓詞,別為了賺錢,開了不該開的藥、動了不該動的手術。」

「其實,只要你做到2點-對病人夠熱情、有責任感,你就不會是一個不好的醫師,」陳威明坦承,要求每個人都要犧牲奉獻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希望這些醫界的新人們,至少可以做到這兩件事。

「年輕人不要太過計較,盡力而為,不用總想著幾歲要賺到第一桶金什麼的,很多事情,不妨隨遇而安,」陳威明抽到了當時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籤去了一趟花蓮,卻收穫了一輩子的職業熱情,便是最好的證明。

延伸閱讀:

安寧病房辦喜事 這場遲來20年的婚禮笑中帶淚

1/14醫檢師節 羅東醫院用220秒告訴你醫事檢驗師在做什麼

受10元便當阿嬤感召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樂當離島人的醫生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