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連假得了腸胃炎 除了吐司你還可以這樣吃

春節連假期間因為親友家庭聚餐暴飲暴食,腸胃炎的患者激增,據統計,過去的春節期間,全台急診一天就達到近8000人,其中有極高比例是罹患腸胃炎,甚至被稱為「春節急診冠軍」。

腸胃炎時清淡飲食的理論被推翻

醫界指出,當腸胃道因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發炎時,雖然清淡的食物可以減少對腸胃導道的刺激,但也必須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才能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過去醫界曾有建議得到腸胃炎時飲食應該採取「BRAT原則」,B是指banana(香蕉),R是rice(米飯),A是apple(蘋果),T是toast(吐司)。

但近年來這項原則也因為這些食物固然不易刺激腸胃,但大部份均是單醣類食物、營養不夠均衡,缺乏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等其他重要的營養素,而不再被採用,雖然這些食物引起胃腸刺激的風險較低,但不代表腸胃炎患者只能被迫選擇吃這些食物。

少量多餐幫助腸胃炎患者吸收營養

感染腸胃炎之後一般的飲食概念就是清淡飲食,大多都是以吐司、稀飯或白饅頭果腹,可是如果只吃白吐司或稀飯,反而可能因為營養素不足,導致延緩身體康復的時間。現代醫界最新的建議是,如果罹患腸胃炎,除非是吃什麼都拉,否則可以不必完全禁食保持空腹,而是「什麼都可以吃,但控制『量』的攝取」,也就是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原則,不讓功能減弱的腸胃負荷太大,且能有效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素。

而「少量多餐」原則,就是患者可先從攝取原本食量的1/4至1/2開始嘗試,如果2~3小時後,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就可以再逐漸增加分量。真的狀況恢復得不錯,甚至吃到有飽足感也不為過,尤其像是病毒引起的腸胃炎,身體需要耗損許多能量來對抗病毒,恢復期間反而容易感到飢餓,急需補充營養素。

嚴格限油也被推翻 需要維持體內電解質並適度攝取油脂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坊間一般觀念認為腸胃炎患者應該嚴格限制油、鹽使用的觀念現在也被推翻了,因為腹瀉、嘔吐後人體內的鉀、鈉離子嚴重流失,反而必須補充適量的鹽分而油脂的分解主要是靠胰臟的酵素,腸胃炎反而對油的消化影響不大,因此只要避開如煎炸、酸辣這類高油脂又刺激性強的食物,腸胃炎患者其實應該是「減油」而非無油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務長陳冠仰醫師表示,輕微的腸胃炎不治療也有可能在2~3天內自行痊癒,但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避免上吐下瀉造成脫水,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得了腸胃炎,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白粥止瀉,但其實這樣的作法也不盡然正確,白粥煮久了會產生酵素,而酵素是屬於蛋白質的一種,反倒會刺激胃酸,增加胃部負擔,部分病人吃了會肚子更悶更痛。

如果是6歲以下的兒童患者,營養師程涵宇建議,可以用市售運動飲料兌1倍的溫開水,讓病童慢慢喝,或是熬米湯讓孩子補充水分,而有嚴重腹瀉情形者,可以煮清粥後取上層無米粒的湯汁食用。

腸胃炎的建議飲食菜單

一、急性期(第一天)的建議飲食:
1.白粥上層的米湯
2.過濾掉蔬菜的蔬菜清湯
3.濾掉上層油脂的雞肉清湯
4.電解質粉包沖泡液

二、緩和期(第二天)的建議飲食:
1.白粥搭配切碎雞肉、魚肉、蛋或嫩葉菜類(少量多餐,避免過度調味)。
2.蘋果、香蕉等果泥(富含果膠,具有保護胃腸效果)。

三、恢復期(第三到第五天)的建議飲食:
1.米飯、白粥、白土司或白麵條
2.質地柔軟的肉類
3.不帶粗纖維的葉菜類
4.蘋果、香蕉

延伸閱讀

年菜加熱、再加熱重複吃 小心腸胃炎找上你!

春節除了腸胃炎以外 這個疾病也要小心!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