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榮遠距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 讓醫護零距離成「知心」好友

心血管疾病的狀況監控非常重要,以前的病情數據監控必須在醫院中進行,隨著科技的進步,心臟電子儀器可透過無線傳輸,讓病人在家就能將心臟電子儀器内儲存的心律數據資料,定期加密傳送至醫療院所,透過醫療人員的監測分析,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疾病情況,並可隨時傳送訊息來通知患者,以減少不必要的門診及住院。

正常人的身體,隨著心臟的收縮跳動,血液可以透過心臟輸送往身體各部位來供應所需,維持生命。但是當心臟出現心搏速度過快或過慢,被輸送至全身的血流量會明顯地減少,病人就會出現頭暈、虛弱無力、暈倒、呼吸困難等症狀,而這些患者可透過手術植入心臟電子儀器,包括心律調節器、體内自動去顫器、及心臟雙腔再同步節律器來改善症狀。

然而,植入心臟電子儀器的患者必須每3-6個月,定期親自至醫院檢測心臟電子儀器運作狀況,非常不便,加上心臟電子儀器如果記錄到短暫或間歇性的病徵時,患者必須至門診回診時才能分析這些記錄與警訊,甚至在回診前就已經突發嚴重的狀況,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使用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 降低死亡風險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已經問世,並已在國內外逐步推展,主要協助監測心律狀況。國外研究更指出,「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的使用,不僅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更能降低死亡率。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吳茲睿指出,臺中榮總自102年開始引進「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嘉義分院也於105年6月陸續引進,至今已經服務了35位病患。

透過這樣的服務,病人回診前,就已經將檢測數據上傳至醫療院所,所以回診時能縮短候診時間,節省寶貴的時間。除了可以提早發現潛在的心律問題並提前介入治療,也縮短病人的返診次數及等候時間,甚至降低不必要的住院及檢查。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醫師翁啟仁便舉例,他收治的陳女士長期受心搏過緩問題所擾,並裝置了心律調節器,由於居住在澎湖外島,返台回診非常不便。自105年6月開始使用遠距監測儀定期上傳數據後,陳女士可以每年返台追蹤一次,大幅提升其便利性。

遠距照護系統讓醫療更及時

對於緊急發生的心律不整,病人也能即時將心律數據傳送到醫療院所,透過醫療人員的指示,即時就醫或調整藥物,給予最適合患者的「個人化」治療建議,確保病患的安全。

中榮院長許惠恒也表示,中榮每年約有近300例的植入心臟電子儀器手術,期望未來植入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的服務,能提供中臺灣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最優質的醫療照護,持續為民眾健康福祉盡致最大貢獻。

延伸閱讀:

北醫附醫推出心電圖手錶 測「心動」不用再背著一大台機器了!

要命的心動!我該怎麼跟心律不整和平共處?

年節熬夜吃太飽恐誘發胃心症候群 中醫教你3招助改善症狀!

一月3起 心肌梗塞年輕化!醫師提醒:注意三高、家族史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