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親子共讀孩子更聰明 父母請分6階段為愛朗讀

近日,師大建置的華人地區第一個幼兒發展為核心資料庫「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公布了一項調查,發現在8千多名幼兒0到8歲的成長歷程,每星期聽家長讀書10次以上的幼兒,發展指標分數明顯高於沒有聽家長唸書的幼兒。

3歲之前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有一句話說「3歲定80」,說的就是3歲大腦已經完成80%的發育,因此讓幼兒閱讀向下扎根,對於孩子成長別具意義,透過親子共讀,不僅有效提升孩童的創造力及專注力,也讓親子更緊密。

不過,許多爸媽不知道該怎麼唸書給還沒有語言理解能力的寶寶聽,甚至因為不瞭解寶寶的肢體語言,在共讀時頻頻遇到挫折,最終放棄共讀的想法。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根據寶寶的年紀分成了6個階段,爸爸媽媽可以依據寶寶的年紀,採取相對應的閱讀方式,達到最好的親子共讀效果。

嬰兒期1-3個月

這個年紀的寶寶還不理解爸爸媽媽在唸書,可能會出現視覺短暫放在書上,但隨即被大人的手指或是周圍環境吸引走注意力,隨時可能不耐煩大哭。這個時候,爸媽不一定要將共讀侷限於讀書,可以抱著寶寶參觀房間,介紹每項物品給寶寶。

如果寶寶沒有不耐煩,爸媽可以抱著或是把寶寶放在床上開始拿書本說故事,要記得手指讓寶寶握著,並時常撫摸寶寶,讓寶寶明白自己正在跟父母互動。閱讀的選書可以建議黑白書或是圖案較簡單鮮明的圖畫書。

嬰兒期3-6個月

這個年紀的寶寶比較能夠意識到「書」的存在,眼睛會隨著爸媽的指頭看向書本,甚至想要主動用抓、拍、咬、撕等動作來跟書互動。爸媽不要誤會寶寶撕書是對書籍排斥,可以選擇可咬可洗的書,讓寶寶跟書盡情互動。

嬰兒期6-12個月

寶寶這時候已經可以伸手拿書,並在大人的協助下翻閱書籍,爸爸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腿上,一邊唸書一邊讓寶寶協助翻書,並跟寶寶解釋書上的插畫是甚麼東西。圖書內容可以儘量選擇寶寶平時看得到的物品的圖案,例如奶瓶、玩具等等。

幼兒期1-2歲

這個階段的幼兒已經可以自己捧著書,或是拿著書希望爸爸媽媽唸給他們聽,爸媽可以在唸書過程中多加入一些互動環節,例如「小熊在那裡?小鳥在哪裡?」讓幼兒參與到故事中。選書方向可以挑選生活主題相關,像是打招呼的方式,順便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

幼兒期2-3歲

幼兒已經開始有「講故事」的能力,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幼兒看圖說故事,或是選一本常唸的書,書唸到一半後鼓勵孩子接手講剩下的部份。

幼兒期3-5歲

爸媽可以選擇故事性較完整的書籍來跟幼兒一起閱讀,幼兒慢慢有認字的能力,所以可以帶著幼兒用手指比著文字閱讀,並鼓勵幼兒反問「為什麼」訓練思考能力。

共讀的過程中碰到挫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爸媽不用給自己太高的目標,共讀的時間也不用長,5分鐘就已經足夠,只要讓寶寶習慣有書的環境,在想要時就拿得到書,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嬰幼兒時期的閱讀,重點不在於知識的吸收,而是習慣的養成,以及培養親子間的感情。

延伸閱讀:

別以為孩子聽不懂 親子共讀從0歲做起

寶寶口中有破洞 是不是腸病毒了?

醫生PTT怒斥嬰兒枕不肖廠商 寶寶怎麼睡?新生兒科主任給3意見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