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桿菌不只會造成肺結核,還可能感染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講到「結核」,大家都會想到「肺結核」,但其實結核桿菌不只會造成肺部感染,也可以造成其他地方的感染。在台灣,最常見的肺外感染是淋巴結核、骨結核,淋巴結核會造成無痛的淋巴腫大,在脖子上可能會從小米粒長到像一串掛滿粽子的粽串一樣,骨結核則會莫名的骨頭痛,卻很容易因為少見被忽略。

結核桿菌

台灣每年都有1萬名左右的人感染結核病,其中有9成是肺結核、1成是肺外結核,而肺外結核可能造成淋巴、骨頭、肋膜炎、生殖泌尿道、中樞神經系統、腹部跟心包膜等感染,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人約有20%感染過結核桿菌,但20%中只有5%人會發病,其他可能是靠自體免疫殺死桿菌,或是桿菌潛伏在體內,等免疫力變低時,再造成疾病。

而肺外結核治療方式跟肺結核一樣,都必須服用6~9個月以上的藥,如果產生多重抗藥性,就必須再進行20~24個月的治療。不過因為結核桿菌是飛沫傳染,所以肺外結核的好處是,不會傳染給別人,也不需要隔離,患者心情也會比較輕鬆。

常見的肺外結核

淋巴結核

淋巴結核是指淋巴感染了結核菌,通常是脖子的淋巴結比較容易感染。一開始看到的會是像米粒一樣的淋巴結突起,當米粒慢慢長大,會融合變成一塊塊的腫塊,但是完全不會痛,只會在表皮出現一些紅腫,用電腦斷層掃描之後,也會發現跟頭頸癌的淋巴結腫大非常像。

不過經過病理切片之後,就可以發現是結核桿菌感染的問題,但通常有7成左右的淋巴結核病患也會有肺結核的問題,建議同時做胸部X光做檢查。

骨結核

通常全身的骨骼都有可能受到結核菌的感染,不過一般人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是脊椎,小孩子則是以四肢骨骼為主,骨骼組織在感染後,中間的骨小樑壞死,讓骨頭塌陷,甚至化膿,形成疼痛、發炎的症狀,嚴重的時候可能導致活動不便。

而當症狀發生的時候,可能只有疼痛、關節痛,連發燒都不會,如果在生長期的小朋友,可能被誤認為是生長痛,不過還好病程發生的比較緩慢,所以如果一直找不到骨頭痛的原因,可以問問醫師有沒有可能是骨結核感染。詳細也可以參考《骨頭突然「塌掉了」,竟然是感染了結核菌!》這篇文章。

結核性腦膜炎、肋膜炎、腹膜炎、心包膜炎

事實上腦膜炎、肋膜炎、腹膜炎、心包膜炎本來就是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結核桿菌的感染也是其中一項。腦膜炎會出現腦壓變高、頭痛、神智不清、頸部僵硬等症狀,雖然死亡率很高,但非常少見;肋膜炎則多半會同時有嚴重的肺結核,會有發燒,胸痛等症狀,甚至呼吸困難

另外,大部分的結核性腹膜炎患者也會有肺結核的感染,但主要症狀是腹痛、腹部腫脹、發燒、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腸胃症狀,通常會合併腹水;心包膜炎在感染初期會有發燒、體重減輕和夜間盜汗等症狀,但心臟壓力過大而受損後,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平躺會喘、水腫和胸痛等症狀。

生殖泌尿道結核、腹部結核

生殖泌尿道結核、腹部結核這2種疾病跟淋巴結核比較像,也會在外觀或是內部器官上出現腫塊。比如生殖泌尿道結核可能會在陰囊上、卵巢上出現腫塊,通常會有排尿疼痛、血尿、頻尿和腰痛等症狀,女性則還會有下腹痛、月經不順等。

而腸結核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迴腸的末端跟盲腸,會有腹痛、腸道阻塞的症狀,跟闌尾炎或腸腫瘤症狀很相似,如果感染到直腸,還有可能產生肛裂、肛門廔管,甚至是肛門膿瘍,也就是肛門週邊化膿的狀況。

延伸閱讀

骨頭突然「塌掉了」,竟然是感染了結核菌!
早上起床咳血,除了肺結核還有這15種原因!
肺結核能用中醫治療嗎?中醫師說這個情況時不要!

圖、文/盧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