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人最會暈車 盯著手機更容易頭暈

全家大小出門遊玩,難免會遇到塞車、遠途、路況不佳的情況,導致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發生。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指出,暈車在醫學上稱為動暈症(Motion Sickness),是當人們在活動、移動、運動的過程中,平衡系統受到干擾,產生失調所出現的症狀,可透過充足睡眠、飲食補給、視覺專注、藥物輔助減緩不適。

黃韻誠指出,容易發生暈車的對象有下列4種:

  1. 內耳神經、中樞神經系統不協調以及有系統性疾病者:如三高患者、內耳患疾、慢性眩暈症、梅尼爾氏症,這些人會因無法即時平衡車子帶來的臨時震動而產生不適。
  2. 幼童:小孩子的前庭神經系統與視覺及本體感覺協調作用尚未成熟,因此特別容易受到顛坡路面影響,出現暈車症狀。
  3. 年長者:年長者循環不好,若在長途車程中長時間久坐,血液因地心引力作用而沉積在下半身,無法充分供應內耳神經,此時就會發生暈車。
  4. 精神狀態不佳者:如睡眠不足者、空腹者、身體虛弱者皆容易因生理狀況不穩定、血糖過低出現暈車情形。

讓容易暈車的人開車

輕度暈車會暈眩、噁心、食慾減退,嚴重則會嘔吐、冒冷汗、昏厥,出遊一旦暈車,所有好興致皆會煙消雲散。應該如何預防?黃韻誠表示,「生理狀態的萬全準備非常重要,除了出遊前一天要吃好、睡好,養足精神外,如果是容易暈車但會開車的人,會建議直接由此人開車。」

由於人體平衡系統中有「視覺專注」機轉,當駕駛認真注視前方時,腦部會抑制頭暈感覺,因此鮮少聽聞駕駛暈車的情事;但就乘客而言,如果一直看車外風景,反而會因「視覺跳動」使頭暈情況更嚴重。

孩童的暈車藥最好由醫生開立

黃韻誠建議,不知道如何避免暈車的民眾,可透過出發前暈車藥及頭暈貼片的使用,降低不適情況發生,「暈車藥的主要成分有抗組織胺或抗膽胺類,主要作用在減低前庭神經敏感性,改善暈車症狀;頭暈貼片貼於耳後,能緩慢釋放藥效,效果維持較久,使身體在行車過程中不受影響。」

然而一般藥品劑量皆以成年人為主,孩童使用容易發生藥物濃度過高的情形與副作用,較不建議使用,因此家中若有小小孩或多重用藥的年長者,需要長途旅行時,可前往住家附近醫療院所,讓醫師做簡單評估,開立處方藥較為安全。

清涼藥膏的安慰成分較高

對於許多民眾噁心、頭暈時,會擦拭清涼藥膏做緩解,黃韻誠表示:「此類成藥的成分以薄荷為主,雖能稍微促進血液循環,目前卻沒有實證醫學證據指出其能明顯改善暈車情況。但畢竟少量使用對人體無害,若當事者覺得有幫助,並不反對使用。」

黃韻誠也提醒,手機亮光會刺激眼底視網膜反應,加遽對平衡系統的影響,導致頭暈,因此乘車時緊盯手機的行為也要避免,做好周全的準備,才能享有平安愉快的旅途。

延伸閱讀:

坐飛機長途旅行 做到這5點避免「經濟艙症候群」

旅行要帶齊這7種常備藥,保你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