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剩一半還沒感覺!高危險群怕中風 可以做這個檢查

腦中風是國人死因的第三位,其中缺血性阻塞占七成以上。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是因為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局部腦細胞受損,嚴重時危及生命外,甚至可能造成語言或是肢體等功能的喪失,影響個人與家庭。

腦部血管負責運送從心臟打出來的血液,經過頸動脈到腦部。在頸部前方兩側的頸動脈,是通往腦部最重要的血管,供應大腦3/4的血液循環。一旦頸動脈狹窄或阻塞,腦部的循環會受影響,將大幅增加罹患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

根據統計,頸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上,每年中風的機率約為1%到1.6%,到了第五年如果還沒有處理狹窄問題,中風的機率可達13%到18%。可怕的是動脈硬化早期完全沒有症狀,即使頸動脈已經產生硬化斑塊,狹窄超過一半,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不適。

「男性超過50歲、女性停經後,有腦中風、動脈硬化或狹窄病史,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的民眾,都是中風高危險群,」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林信光表示,如果都沒有以上問題,但已經50歲以上,仍然建議定期做檢查,提早預防,避免中風上身。

頸動脈超音波可以檢查血管壁、測量血流

林信光表示,頸動脈超音波具有對人體無害、準確性高等優點,很適合做為腦中風高危險群的第一線檢查工具。林信光說明,頸動脈超音波是運用超音波反射原理,檢查血管壁表面及內部是否有粥狀硬化狀況,同時測量血流,可以看出頸部大動脈硬化或狹窄的狀況,以及血管壁厚薄、血流速等診斷資料。

「輕微血管狹窄並不會影響血流量,對腦細胞養分及氧氣的供應也不至於造成影響,但狹窄程度在50%以上時,血流速就開始加快,一般來說,血流速只要超過每秒125公分以上,就是警戒值,」林信光解釋,狹窄造成血流速過快,更容易增加血管壁的壓力,長期下來,會讓血管硬化狹窄情況更嚴重。

頸動脈狹窄可分成3種程度治療

依頸動脈狹窄程度,臨床上有不同處理方式。林信光指出,狹窄程度在30%以下,屬輕度狹窄,如有三高狀況,會加速動脈硬化速度,所以最好有效控制並定期超音波追蹤;狹窄程度超過50%,要給予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斯匹靈類藥物,以減緩動脈硬化進行的速度;而60%以上的狹窄,血流會有明顯變化,就要考慮放置支架,將血管撐開,降低腦中風的危機。

林信光提醒,腦中風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民眾務必留意身體狀況,一旦發生身體半邊無力,但幾分鐘或幾小時後又好起來;或是短暫單側視力喪失、講話困難等,屬於暫時性腦缺血現象,不可輕忽,需儘速找專業醫師診斷治療。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

延伸閱讀:

腦中風不是每家醫院都能救 打119才能送對醫院、避免失能

中風後遺症好不了?細胞治療幫你改善

三度腦中風植物人昏迷指數7 顱外磁刺激術助他重新站立練走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