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病卻胸悶心悸竟是「恐慌症」!5招讓你迅速平息緊張

30歲的陳先生有一天晚上看電視時,突然覺得胸悶吸不到氣、心跳很快、手部發麻、頭暈、覺得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

他為此跑了數次急診,甚至還去了胸腔、心臟相關的門診做檢查,但是每次的檢查都沒有特別問題,醫生指示開了一些藥丸給他,請他先三餐使用,而且隨著發作次數增加,將藥物劑量逐漸加重。

後來朋友建議他去看身心科,醫師才告訴他,這個找不到病症的疾病叫「恐慌症」,經過抗憂鬱藥物治療後,他的恐慌發作次數越來越少,一天只須吃一次藥物,即使發作也只是輕微症狀。

圖說:明明檢查都沒問題,卻還是嚴重不舒服,該考慮去看「身心科」。/圖片來源:林新醫院

好勝心強、焦慮的現代人 恐慌症發病率高達 1 – 4 %

林新醫院身心科主任蕭宇廷表示,恐慌症好發於年輕人或中年人,100個人中就有1~4個人罹患,而女性罹患的機率則比男性高2~3倍。恐慌症的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病人常誤以為是心臟病發作。

「臨床上,患者初次就醫,時常已經看過很多科別,或是常跑急診,而各項檢查數據顯示沒有異常,這時候有經驗的醫師就會建議患者轉至身心科。」蕭宇廷指出。

他解釋,恐慌症發生的原因,包含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異常、遺傳基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飲食等。通常病人較多以下特質:神經敏感、凡事要求完美、好勝心強,生活上容易有長期壓力,而且容易有預期性焦慮。

以下症狀符合 4 個以上就是「恐慌症」

蕭宇廷指出,恐慌症發作通常為數分鐘到數小時,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合併下列症狀中 4 項以上,就屬於恐慌症:

  1. 心跳加速或心跳強烈
  2. 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3. 嗆到似的梗塞感
  4. 冒汗、發抖或顫慄
  5. 胸痛不適
  6. 噁心或腹部不適
  7.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8. 感覺異常,麻木或刺痛的感覺
  9. 冷顫或覺身體發熱
  10. 頭痛、不穩感、頭昏沉或快暈倒的感覺
  11. 失去現實感、感覺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

避免「預期性的焦慮」 學會「深呼吸」緩解情緒

蕭宇廷提到,患者因為會不斷擔憂下次何時再發作,產生「預期性的焦慮」,並且為了避免再次發作,而開始畏懼任何可能造成恐慌症發作的情境。例如:之前曾經在開車時發作,患者就會因此害怕開車、逃避開車,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會產生惡性循環。

  1. 恐慌發作時幾乎都會呼吸困難,儘量拉長呼吸的時間,靠深呼吸緩和症狀,及轉移注意力,坐下來靠著休息。
  2. 開車時恐慌發作,停靠路邊,或專注於前面車牌。上班恐慌發作,緊抓椅子把手。
  3. 制止負面想法,提醒自己:恐慌發作「不會使人心臟病發」、「不會使人停止呼吸」、「不會使人死掉」、「不會使人失控」、「不會使人發瘋」。
  4. 告訴自己正面訊息,像是「很快就會沒事」、「很快就會放鬆」或「我沒有危險」。
  5. 如果還是不能放鬆,情況許可時,可以試試醫師幫你準備的藥。
圖說:學習深呼吸,並專注於特定事件,避免恐慌症惡化。

長期靠鎮定劑治標不治本 調整生活才是關鍵

蕭宇廷説,恐慌症本身並不會造成身體實質上傷害或生命威脅,但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臨床上要注意是不是有合併憂鬱症、物質濫用、或是自殺的風險。有一些患者長期靠鎮定劑緩解症狀,殊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甚至會讓情況更為惡化。恐慌症是可以治療穩定的疾病,主要治療方式包含藥物與認知行為的治療。

蕭宇廷建議,當有上述的症狀時,應儘速至身心科就診,讓專科醫師診斷,由醫師安排最適切的治療方式,不要延誤而錯失治療先機。並在症狀穩定後,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

文/林以璿 圖/阿巫

延伸閱讀:

心情很憂鬱嗎?這3類美食讓你越吃越快樂!

怎麼對抗憂鬱症?研究發現「麻將」效果最好!

「嘴破洞」抹鹽太殘忍了!醫生妙招不私藏「3天」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