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台灣有院內感染之後,該怎麼防疫?台大學者:一般人至少做到3點

台灣武漢肺炎(COVID-19)已經爆發院內感染!在28日時確診的案34,在2月14~21日曾因為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住院,結果在當時傳染給院內的1名清潔工、以及3名護理師,一下子院內感染來到5人群聚。

而院內感染,代表台灣的醫療體系出現破口,一下子少了3名護理師,讓原本吃緊的醫護人力又減少了不少,一旦台灣醫療體系崩潰,疫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現在對台灣防疫最好的方式,就是連一般人都要懂得「防疫原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日時,也召開記者會建議,政府應帶頭開始規劃,以「全國動員」的方式圍堵與減災並行。

台灣出現院內感染,一般人該怎麼防疫?

一、人與人距離一公尺

由於武漢肺炎會透過飛沫、接觸傳播,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特別建議要「加大社會距離」,包括大型聚會及公共場所中「人與人之間要距離1公尺」;而針對在通勤尖峰時段的大眾運輸,也應該採取「上、下班/課分流」,或是推動遠距上、下班/課。

「我們現在還能這樣做,為什麼不做?」詹長權說,現在擔心這種限制會影響經濟、或是一般人的生活,但如果疫情擴散到像武漢要封城,不管是對經濟還是人民的身心健康都不好。

公衛學院主任陳秀熙也特別提及,可以效法「古芬蘭式社交」,芬蘭人認為「距離就是禮貌」,不管是在搭車、排隊,而這也確實能降低病毒傳染機率。「韓國的宗教群聚大型活動讓肺炎爆發,顯示大型活動傳染力強、甚至是家戶感染的3倍,能避免就要盡量避免,一定要舉辦的話,至少要減少集會人數、設置發燒篩檢、可疑接觸史集中隔離,還有人與人距離至少1公尺否則就要人人都戴上口罩。」

二、看病要分流

為了避免院內感染再擴大,最重要的是要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至少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國內最大醫療體系之一的長庚醫院也開出第一槍,包括台北長庚、林口長庚、高雄長庚都公告要求「14天內有中國、香港、澳門、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伊朗或義大利旅遊史民眾請暫緩探視病人、就醫或檢查,並延後非急迫需求之醫療或檢查」。

而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這告訴我們分級就醫的重要,現在多數急診同時有篩檢的工作,負荷量比較重,不要直接往大醫院的急診就醫,除了危及生命的看診之外,建議可以到區域醫院的門診看病,有緊急需求,也可以先到區域醫院,減少到醫學中心,把急重症的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台大公衛學院也特別提出「看病分流」的幾個要點:

  • 擴大辦理「遠距醫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建議,要擴大推動「遠距醫療」,因為未來病患人數增加,應該無法每個確診個案都住進負壓隔離病房,輕症者會需要居家隔離,那遠距醫療就相當關鍵。

  • 分層醫療

而目前針對確診患者,需要三採陰性才能出院,但無症狀的等待期就會拉長,建議要將病患安排至其他空間。

  • 減少探病

不過,目前許多醫院已經開始落實「分艙、分層」管理的概念,但是清潔人員或探病家屬成為會流動、傳遞病毒的隱憂,因此馬惠明也建議沒事不要去探病。

三、這幾個時機都要戴口罩

另外,現在台灣已經有明顯的社區感染,更需要注意戴口罩的時機,避免彼此之間互相傳染疾病,台大公衛學院也提出以下幾個戴口罩的時機,希望每個人在這時候都可以戴上口罩,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無法保持人與人一公尺距離的情況下
  • 生病的人
  • 曾接觸過生病的人
  • 參加大型活動時
  • 進入密閉空間

文、圖/盧映慈、王芊淩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專區不斷更新

半數武漢肺炎病人不發燒!台大學者推篩檢表幫醫生快速判斷

醫生為什麼不幫我做篩檢呢?一次看懂肺炎、流感快篩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