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護照」反而會加劇疫情!《Nature》10個關鍵證明不可行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各國政府正在準備恢復通航、復甦經濟,而就有國家提出了「免疫護照」(Immunity Passports)的概念,允許健康的人民出國、工作、旅遊,加快經濟復甦的速度;這本護照可能會頒發給曾經感染新冠肺炎而痊癒的人,因為在醫學上,他們照理來說是有免疫力的。

但4月24日時,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不要頒發免稅護照,因為不能保證它的準確性,目前是沒有證據顯示這些痊癒的人不會有「二次感染」的狀況;雖然透過韓國的研究,還有台灣的經驗,都發現出院後即使再度檢測陽性,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感染力,但因為未知的部分太多,專家認為還是要小心。

世界最權威期刊《自然》(Nature)就刊登了一篇編輯評論,提出10個問題認為根本不能使用「免疫護照」,不但可能會限制人權,也不能達到防疫的目標。

一、新冠肺炎到底會不會產生免疫力,是一個謎。

雖然最近的研究顯示,大多數康復患者會產生一些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但是科學家們不知道每個人是否都會產生足夠的抗體而獲得免疫,也不知道抗體的安全數量是多少、免疫力能維持多長時間。

而對於緊密相關的病毒,例如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的病毒)的免疫反應,目前的估計或許可以保護1~2年不被再次感染;但是,如果新冠病毒比較類似造成感冒的冠狀病毒,那保護期可能會縮短。

二、血清學檢查不可靠。

測量血液中新冠病毒抗體的測試,可能是評估病毒的流行和傳播的有價值的工具,但是它們的質量和功效差異很大;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前美國FDA的專員Scott Gottlieb都警告,不要在評估個人健康時使用。

血清檢測可能會測到新冠病毒以外的病毒抗體,讓受測的人誤以為自己免疫了;而檢測也有可能會測不到少量的抗體,讓那些真的有抗體的人以為自己並不是免疫的,這是一個很危險的錯誤判斷。

三、所需的測試量根本很難達到。

如果要由國家來進行免疫測試、認證,將需要數以億計的血清學測試。例如,德國人口接近8400萬人,因此至少需要進行1.68億份血清學檢測,才能讓每個人至少進行2次的測驗;因為第一次測試陰性的任何人後來都可能被感染,需要重新測試以得到免疫認證。

同時,為了確保持續的免疫力,必須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複檢。

即使免疫護照先開放醫護人員,所需的測試次數也可能很難達到,例如,美國將需要超過1600萬次測試,是人口的3%;即使是檢測量很高的韓國,在5月20日之前,也只有對1.5%的人口進行測試。

四、倖存者不足以促進經濟發展。

而且這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比例,在不同國家、城市中差異很大,來自德國和美國熱門地區的報告顯示,某些地區的恢復率可能在14~30%之間。例如,在紐約州,有3000人在雜貨店和其他公共場所隨機接受測試,其中14.9%的人具有抗COVID-19的抗體。

但在4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僅2~3%的人從新冠病毒中康復。

這種低康復率、有限的測試能力、更不用說高度不可靠的測試,這意味著只有一小部分人口可以被證明可以自由工作。例如,根據當前確診的美國病例數,只有0.43%的人口會得到認證。這樣的人口數,根本無法復甦經濟,如果只有一小部分員工被證明具有免疫力,那麼咖啡館就無法開放,如果只允許小部分顧客進入,商店就無法獲利。

五、監視會侵犯隱私。

免疫護照的重點是控制人們的行動,所以必須包括識別和監視系統。紙質文檔可能容易受到偽造,集成到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中的電子文檔,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欺詐行為,並且更有效地進行跟蹤聯繫人的足跡,重新測試、更新免疫狀態。

但是電子文檔給隱私帶來了更嚴重的風險,在中國的某些省份,智能手機上的QRcord會根據新冠肺炎的健康狀況來控制進入公共場所,而包括位置、旅遊史,與誰接觸過、以及其他健康資訊,包括體溫到最近是否感冒等。

台灣也將具有警報系統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直接連接到警察部門,英國,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地區也正在測試各種應用程式;但是,不能保證當COVID-19停止運行時,這些應用程式將退出。中國已經宣布,在大流行結束後,其QRcord追踪系統很可能仍將保留。

PEXELS

六、邊緣群體將面臨更多審查。

隨著監測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更有可能出現「歧視」,對種族、性別、宗教或其他少數群體造成傷害的危險。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後,亞洲人就在世界各國面臨「種族歧視」。

事實上,在病毒流行之前,針對這些人的歧視本來就存在,2019年,在紐約市被阻止和搜索的人中有88%是非裔美國人或拉丁美洲人;如果要開始增加監管權力,原本就已經是邊緣群體的人更容易被隔離起來,像是在美國,有色人種在社區中被隔離、被監禁的比例過高。

七、不公平的檢測機會。

而因為缺乏全面檢驗的量能,許多人將無法受到檢測,迄今為止的經驗表明,富人和有勢力的人比窮人和脆弱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檢測的機會,而且在分級醫療體系中,這些不平等現象更加嚴重。

例如,在3月初,當運動員、各大公司的主管、電影名人開始檢驗時,美國數十個州每天進行的測試少於20次。那些最需要緊急恢復工作的人,例如工人們,可能就很難進行抗體檢測。

八、創造新的社會階級。

如果按照「免疫」、「非免疫」的方式來區分人群,會變成一種新的階級,而沒有取得免疫證照的人,工作、旅遊、前往音樂會、博物館,或是去宗教集會、飯店、投票所甚至醫療中心,都會有一定的限制,這些限制會讓大多數人口喪失公民權。

例如雇主希望避開有患病風險的工人,可能會優先考慮僱用那些具有「確定的」免疫力的人,使得另一批人少了工作機會。

九、新形式的歧視。

而裡面藏有許多資訊的免疫護照可以輕鬆擴展,以包括其他形式的個人健康數據,例如心理健康記錄和基因檢測結果。今天的免疫護照,可能成為明天無所不包的「生物學護照」。

如果雇主、保險公司、執法人員和其他人,可以為了公共或是私有利益,任意知道個人健康資訊,則將帶來歧視的新風險;只有那些具有良好基因的人,才能獲得工作或是不會被懷疑犯罪。

十、對公共健康的威脅。

而為了獲得「免疫護照」帶來的好處,像是經濟提升,或是移動的權益,很多人可能會想要賭自己會「感染之後再痊癒」,進而不遵守防疫措施;或是開始偽造「免疫護照」,反而使得這些狀況更難找、更難抓,而免疫護照也更難信任。

真正能幫助人的下一步

在公共衛生危機期間,以「個人自治」為前提的道德觀念是絕對不適當的。總體目標必須是促進共同利益;所以與其發展免疫護照,不如將時間、金錢跟人才用在控制疫情、開發疫苗這2方面,大規模的接種疫苗,才有可能結束這個困境。

參考資料

Ten reasons why immunity passports are a bad idea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

全球疫情趨緩邊境仍嚴格!一表看各國管制措施今夏恐難出國

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病毒學專家:慎防病毒透過2方式反撲

研究:新冠確診者感染嚴重下影響免疫功能!免疫防禦恐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