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害怕自己骨質疏鬆?醫師:維持好「骨」力,你應避免這 8 種危險因子

彰濱秀傳醫院骨科部譚台笙副院長表示,骨質疏鬆症指的是骨頭因為年齡老化或相關疾病引發的質或量產生問題,輕則造成全身莫名原因的痠痛,嚴重則容易發生骨折

目前,骨質疏鬆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在台灣,五十歲以上更高達 1/3 女性、 1/5 男性終其一生會因為骨質疏鬆,而發生一次髖骨、脊椎或手腕的骨折。

什麼叫做骨質疏鬆?

彰濱秀傳醫院骨質照護疏鬆中心主任陳志鎧說,正常來講,我們好的骨頭跟壞的骨頭,流失的骨頭速率都是一樣的。

當有一天因為年紀,其他的疾病造成的不平衡,就會產生骨質疏鬆,最明顯就是因為老化造成的骨質疏鬆。

正常來說在 25 歲以前,我們美顛都是在累積骨本,過了 25 歲甚至 35 歲之後,每天都是 1% 在流失骨本,尤其是女性到了 50 歲之後,骨本的流失更像是雪崩一樣,當流失骨頭比長出來的骨頭還多的時候,那就叫骨質疏鬆。

我們想像一下,我們正常吃的大骨,它是很緻密的骨頭,如果今天是骨質疏鬆的骨頭,裡面的骨髓比較鬆散,今天如果有不健康的骨頭,有疏鬆的骨頭會怎樣。

我們也知道人最重要的就是有骨氣,靠後面的脊椎把整個身體撐上來,只有健康的骨頭才能撐住健康的身體。

今天骨質疏鬆的骨頭就會造成,骨頭或疼痛或整個變形駝背,所以我們預防骨質疏鬆,不是為了預防這個疾病,我們是為了預防骨折,我們要怎麼知道有沒有骨質疏鬆呢?

iStock-924080018

哪些人較常出現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原則上女性比較多,年老的女性更多。根據台灣衛生所的統計,我們 50 歲以上的老人家,女生每3 個就有一個人,男生每 5 個就有一個人,因為骨質疏鬆而骨折,這比例相當高也相當驚人,哪些是風險高的族群呢?

就是說比剛才的統計比例更高的,父母曾經有髖骨骨折,或是高齡,男性大於 65 歲;女性大於 70 歲,甚至比較少活動,或比較早停經的婦女都有這樣的問題。

像是有風濕免疫疾病、甲狀腺、腎臟病或是有用類固醇賀爾蒙治療,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危險因子,也都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骨質疏鬆 7 個危險因素

  1. 女性罹患本症的機會較男性高。
  2. 年齡 35 歲過後:35 歲後人的骨質量便開始減少,停經後雌性激素減少骨質流失加快。
  3. 無規則運動習慣:快走及負重運動可促進骨質之生成,減少骨鬆風險。
  4. 少接觸陽光:過度防曬、撐傘或戴面紗會阻隔紫外線照射皮膚減少維生素 D 生成,缺少維生素 D 會使人沒辦法吸取足量的鈣。這時人體不得不釋出骨骼中的鈣質,以維持其他生理活動(例如肌肉收縮),骨骼會變脆,且拖慢健康新骨生成的速度。
  5. 飲食攝取不均衡:飲食中缺乏鈣、維生素 D。
  6. 疾病、藥物影響: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長期臥床者、服用類固醇等。
  7. 工作日夜顛倒、抽菸、喝酒、 嗜喝咖啡。
  8. 較愛美的女性,強調體重

骨質疏鬆吃鈣片不夠!飲食及生活習慣是關鍵

其實如果今天有骨質疏鬆的人,單純吃鈣片跟維他命 D 是不夠的,可能要考慮做骨質疏鬆檢查,甚至是藥物介入。

如果有規律的藥物介入,飲食及生活習慣,規律的鈣片使用的話,我們可以降低高達 50% 骨質疏鬆骨折的機會。

目前台灣給付的藥品相當多,有 5、6 項而且都是健保可以給付的,有一週一次的、半年一次的、有三個月一次的、有一年一次的,每種藥都有它們的優缺點,可視每個病患的狀況來選擇。

※ 撰文 / 楊雅婷,本文授權自幸福熟齡,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吃素吃出「下背痛」!醫師提醒:背痛、駝背是骨質疏鬆的最後警訊!

導致骨質疏鬆的 3 種食物!高鹽、高糖、高磷讓鈣質流失,甚至破壞骨骼生長

骨質疏鬆做什麼運動才有效?物理治療師教3步驟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