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的5大迷思,你中了幾個?

iStock-835885206

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平均每日有206個新增糖尿病案例,有25位民眾被糖尿病奪走性命,全國大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但為數龐大的糖尿病病友對於治療糖尿病卻有5大迷思……

迷思1:若胰島素使用量增加,代表糖尿變嚴重。錯!出現糖尿病的併發症才是變嚴重

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法,原理是根據病友體質,施打胰島素來模擬正常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濃度;也因為每個人對於胰島素敏感度與胰島素分泌量可能會隨著治療,或生活習慣的方式和環境改變,使醫生調整注射胰島素的注射的次數和劑量,造成胰島素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只要糖化血色素和血糖值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無併發症產生,實際上是控制良好,而真正代表糖尿病的病情加重的指標是出現糖尿病的併發症。

迷思2:若糖尿病人能自行產生胰島素,就不用胰島素治療。錯!胰島素是否使用,要看血糖值超標多少?

醫師在評估是否使用胰島素治療時,會看病人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超標」了多少?當病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的功效低下時,醫師會先開口服降血糖藥去降低病人的糖化血色素,若調整的狀況不佳,為了避免併發症及有效控制好血糖,醫生就會建議注射胰島素來調整血糖值。

迷思3:打胰島素會讓人洗腎或失明。錯!是拖延打胰島素的治療時間造成的

許多糖尿病友無法接受醫生打胰島素建議時,不斷地拖延打胰島素的治療時間,等到洗腎或失明的併發症快要出現時,才開始施打胰島素,因此胰島素就被誤會為造成洗腎或失明的原因。實際上,注射胰島素可以幫助調控血糖,預防洗腎和失明等糖尿病的併發症發生,建議民眾務必要聽從醫生指示,避免併發症。

迷思4:醫生說要打胰島素,代表病情嚴重了。錯!打胰島素只是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的成因在於人體胰臟所製造的胰島素不足或功能不佳,使得血糖升高;因此,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就是刺激身體分泌胰島素或是直接補充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避免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目前控制血糖的方式有口服糖尿病藥,約可降低1%的血糖值;而打適當的胰島素劑量能大量降低糖化血色素,而且沒有最高劑量的限制,是一種有效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迷思5:控制血糖;吃藥比打針安全。錯!吃藥或施打胰島素都一樣安全

吃藥或打胰島素控制糖尿病患血糖的治療方式,在臨床上研究上都是安全適合人體的;當一些糖友的胰臟細胞功能衰退無法以口服藥物控制血糖時,醫生便會注射胰島素或建議糖友自行注射胰島素。其實,只要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有正確的衛教觀念與知識,能正確調整胰島素量劑量,打胰島素和吃藥的治療糖尿病方式是一樣安全有效的。

黃聖筑/文  許嘉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