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在一般人的觀念就是「胃不舒服」,只要是跟上腹部這塊區域的疼痛不適,被認為與飲食和消化有關,就會被當成「胃病」。不過,由於胃部沒有明顯的痛神經,所以病人在空腹時的感覺往往是上腹部位置模糊感覺悶痛,但如果進食後不久又會感到疼痛難受,怎麼樣都覺得不對勁。
而隨著不適症狀的輕重程度,胃部疾病主要是由以下4個原因所造成:
一、消化不良:
胃部出狀況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與胃部蠕動快慢有關,也可能是胃部排空能力出了問題。主要的症狀就是吃東西覺得胃脹不舒服,有些人會脹到猛打嗝,甚至有人會忍不住嘔吐或出現催吐現象。
二、胃食道逆流:
胃酸分泌過多,讓在胃中的食物連同胃酸,隨著連結胃部與食道間的鬆弛的賁門往上逆流,傷及食道造成發炎或潰瘍。根據非正式的統計,中年男性每3個人中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而女性則在70歲之後,約有半數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三、胃炎:
胃炎是胃壁黏膜出現發炎的狀態,視發炎程度呈現4種不同的病症,最輕微的是「表淺性胃炎」,只是輕微的表皮發炎,胃壁出現紅腫;發炎較厲害時會變成「糜爛性胃炎」,胃部會出現破皮、糜爛狀況;發炎程度更嚴重則會變成「出血性胃炎」,出現微血管破裂的狀況;狀況再惡化就會形成「急性胃黏膜損傷」,胃黏膜呈現焦黑潰爛的現象,好像遭到3度灼傷。
四、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就是胃發炎的延伸,俗稱胃潰瘍,較淺的潰瘍傷口有機會完全癒合,但潰瘍時間一旦拖得太長,或是反覆受傷,傷口就會結疤,甚至有可能造成胃部變形。
嚴重的胃潰瘍,腐蝕太深會導致微血管腐蝕而大量冒血,更嚴重時潰瘍傷口會使胃壁破掉形成胃穿孔。長期處於胃黏膜發炎受傷的狀態,會造成胃壁癌細胞的突變生長,導致胃癌的發生。
看看你對胃部的了解有多少?.>>>胃部常識小測驗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