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利公司以大陸製口罩混充實名制,引發國人反彈,政府也下令徹查。財政部關務署統計,自8月10日至9月5日止,已抓到偽標MIT口罩84.3萬片,外界關心是否還有國家隊涉案,對此,關務署證實經過比對相關資料後,經查沒有其他口罩國家隊成員,涉入進口偽標MIT口罩。
關務署表示,彙整各關提供查獲案件詳細資料,自8月10日至9月5日共計580筆、84萬2,505片,依經濟部提供的口罩國家隊名單比對收件人名稱、統一編號及地址等資料後,經查無口罩國家隊成員涉入進口偽標MIT口罩情事。
那到底這些口罩是誰進口的?根據資料上發現,84萬片口罩當中原申報收件人為公司者計68筆,其餘512筆非公司,推測9成都為個人進口。
關務署指出,今年7月1日前因口罩「非管制」進口物品,只要符合進口稅則申報內容就會放行。光是今年上半年進口口罩數量約1.34億片,其中有8成是自中國進口。
直到7月1日以後因應食藥署要求,將醫用口罩與非醫用口罩區隔,醫療口罩需要有相關檢驗證明,進口後歸食藥署管;一般口罩進口後則歸經濟部管理。但爆發加利事件之後,食藥署表示將會加強進口後的口罩抽查外,對於市面上流通的口罩也會特別加強查核。
只是這些進口業者大多選擇海運,因為口罩體積大,關務署自上月11日起加強查緝,針對海運貨櫃採逐案查核。如果口罩產地標示不符、或是疑似醫用口罩卻沒有輸入許可證,都需要進行通報。
食藥署表示今年7月7日到 9 月 2日抽查共有 2 批不合格,由北區管理中心在海關抽驗時發現「氣壓差」不合格,因為氣壓差不合格可能會讓戴口罩的民眾,吸到從其他縫隙近來的空氣,口罩的效果就會失效,如果抽查口罩不合格就會立即退貨或是銷毀。
如今政府機關加強查緝,就是為了避免民眾戴到有問題的口罩,也確保國內MIT的口罩品質不受到影響。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