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COVID-19 本土疫情已超過 3 千名確診者,病床、醫護人力吃緊。指揮中心 23 日發布最新指引,希望能鬆綁醫護人員解隔離標準,早點返回崗位。過去的針對醫護人員返回工作的「解隔離」標準,如果是法定傳染病的相關接觸者,需要居家隔離或檢疫 14 天,並檢驗呼吸道檢體陰性後才可返回工作。
不過因為醫護人員吃緊,23 日公布的最新指引中,規範如下:
- 醫護工作者未接種疫苗者,只要居家隔離 7 天,並且採檢一次 PCR 陰性後,就可返回工作,但第 10、14 日還需各再採檢一次。
- 醫護工作者只接種第一劑疫苗達 14 天以上者,需自主健康管理 21 天。但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只要有 1 次 PCR 採檢陰性即可返回工作;且每 3 天需 PCR 採檢一次。
- 醫護工作者若為完成完整劑次並達 14 天以上,如施打兩劑 AZ 疫苗者,沒有症狀即可返回工作,並僅需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21 天即可。
醫護人員工會發言人表示,事實上醫護人力吃緊、人力困難不只是疫情期間才有,在沒有疫情時就存在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在區分風險的時候,會參考是否已經接種 2 劑疫苗,跟超過 14 天監測、有沒有症狀等;如果沒有症狀是可以回去工作,但如果屬於密切接觸者,中間會搭配採檢來確認。
如果只有打 1 劑,則是採用縮短居家隔離的方式,若是無症狀接觸者,居家隔離 7 天後搭配 PCR 檢測就可以提前返回工作。羅一鈞表示,但這都會有相關監測跟隔離,「最主要是說大台北生活圈有不少院內確診事件,導致醫護被匡列,減少人力,但其實有接種疫苗的話,有相對的保護力,所以把風險高低區分作為隔離標準。」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而被匡列的醫護人員如果不敢回家,住宿部分也在在 23 日的全國防疫會議,請縣市政府務必協助,安排適當旅宿來給醫護人員住宿。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而因為染疫或隔離被匡列的部分,相關政策、相關費用都會訂定補助辦法,那這部分不會在中央政策上面,雖然標準還是要全國一致,但各縣市一定的範圍有自籌款,要自己加強,一定的程度上,中央會再來補足。例如因照顧而染疫的醫護人員,已經提高上限費用,每名染疫最高 100 萬元,會陸續公告。」
文/林以璿、盧映慈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防疫生活對策:如何防疫?疫情下食、衣、住、行對策一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