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無論運動或是各種活動都會頻繁地用到膝蓋,而如果膝蓋保養不當或是遭逢意外受傷就會造成磨損,衛福部自 2018 年頒布特管法,自體軟骨細胞移植也成了民眾新的治療選擇,能夠靠自體細胞再生修復,回復以往生活。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表示,「接受自體軟骨細胞移植後,患者可於 3 個月就減少疼痛,1 年膝軟骨就再生恢復正常,回到正常生活。」
義大醫院與生技公司獨家利用軟骨細胞成片技術,促使膝關節的骨細胞再生,根據人體試驗臨床結果顯示,從去年 5 月至今,醫療團隊已經收治了 43 位病患,也已經完成 41 位病人的軟骨成片植入,病患在接受治療後,不只疼痛指數明顯的下降,甚至不太會疼痛。
運用台、日僅有技術 膝軟骨細胞治療助患者重回日常
而什麼是關節軟骨修復技術呢?一般而言,製程人員會將軟骨細胞和滑液膜細胞進行分離,並將兩個細胞共同進行培養,滑液膜細胞會分泌好的生長因子給軟骨細胞,這時就能得到較純、活性較佳的軟骨細胞,接著,製程人員會將細胞變成層片,並進行三層堆疊送至醫院,協助醫師將層片剝離下來移植至患者關節軟骨受損處,模仿人體自然燃修復的過程達到再生效果。
60 歲的陳先生,由於膝蓋受過傷因此接受膝軟骨細胞治療,去年 4 月從左腳取軟骨並於 5 月植入,另外再進行右腳的治療。陳先生表示,自己之前住在 3 樓,光爬上 3 樓就氣喘吁吁、心煩氣躁,而現在搬至 14 樓,在治療完成後,「有時候甚至會把爬樓梯當成復健,約 20 分鐘內就能夠順利爬至 14 樓,就連運動時走 3 至 5 公里也沒有問題。」
杜元坤院長也表示,軟骨層片技術抽取患者身上 1.5 克的透明軟骨就能培養出很好的軟骨細胞,而培養出的軟骨層片,上方的細胞數量非常多,患者三個禮拜後就能恢復活動,「醫療結合生物科技,也讓患者的治療出現一道曙光。」
細胞治療患者真實數據 加速申請臨床試驗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細胞治療的開放之後,不僅希望能讓民眾受惠,更希望能有更多產業投入、技術升級。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生技公司簽屬合作協議,協同分析生技公司以自體膝蓋軟骨細胞層片治療技術醫治病患之真實世界數據與真實世界證據,以作為日後可加快申請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之參考,並作為「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重要的參考案例。
科技部、衛福部、經濟部跨部會推動「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建構我國健康大數據系統及資料分享互惠平台,提供生醫資料分析及分享平台,並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負責「數位化管理精準醫療平台健康資料」,期望運用 RWD/RWE 的統計分析,協助應用於精準醫療藥物研發,作為日後申請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之重要依據。
而與生技公司合作,針對特管辦法細胞治療計畫所得之療效與安全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作為加快醫藥產品開發的有力補充,並將分析數據列入國家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對於台灣在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上有極大助益。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退化性關節炎只能等人工膝關節嗎?幹細胞注射將成為最佳選擇
幹細胞離成功治療糖尿病,還有幾哩路?
無法被現行醫療滿足的乾眼症,羊水幹細胞是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