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協助診斷、監測與評估憂鬱症!研究:可從即興創作互動中追蹤病情變化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是一門成熟的醫學專業,在解決身體、情緒、社交和認知問題方面非常有效。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和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的研究人員近期在《音樂科學》(Musicae Scientiae)期刊上提出了一種利用音樂治療來診斷、評估和監測憂鬱症的新方法。

進行音樂治療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其中一項是「即興創作」,患者不需要音樂基礎,所使用的樂器相對簡單,例如鼓和打擊樂器,音樂治療師通常會使用能為患者提供旋律支持的樂器,像是鋼琴和吉他。在即興創作過程中,音樂治療師會仔細聆聽所有聲音,使共同創作的音樂彼此協調。

在此期間,患者和音樂治療師透過一起即興創作音樂進行互動,這種類型音樂治療的目標包括識別和處理特定的情緒。研究人員指出即興音樂治療中「交流行為」的重要性,所謂的交流行為可以包括閒聊、手勢等語言或非語言交流。

交流行為可以顯示出一個人在正常範圍內狀態的變化,例如語氣表達興奮或疲倦、同意或不同意。然而,交流行為也受到超出正常範圍變化的影響,例如身體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心理健康狀況。

行為變化可顯示患者憂鬱情況與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認為,即興音樂治療中也存在交流行為,在這些互動中觀察到的行為變化,如音調和身體動作,能透漏出個人心理狀態可識別的顯著跡象,並幫助音樂治療師診斷和監測患者的憂鬱症情況與嚴重程度。在憂鬱期間,這些行為會透過多種方式改變,像是在輪到說話階段時停頓時間更長、語速減緩、音調下降和眼神交流減少。

約克大學心理學研究員 Sarah Knight 博士表示,在憂鬱症這個籠統的醫學術語下,人們有非常不同的需求和表現,因此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來追蹤不同患者族群隨著時間產生的變化。這種系統性監測變化的方法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作為音樂治療師提供照護框架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提到,在實施這種方法之前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特別是對行為數據的詳細探索和嚴格測試,但智慧型手機和其他 3C 產品可以捕捉和分析相關行為標記,如音調和身體動作,而無需投資其他複雜的先進設備。

這種行為評估方法是非侵入性且相對便宜的,許多臨床醫師已在診斷過程中使用,讓此類措施成為現有臨床實踐的延伸。對此,皇家音樂學院的 Neta Spiro 博士表示,這種方法將是一種有用的工具,可以補充音樂治療中核心的人際關係和個人化照護。

文/孫珞軒、圖/黃懷賢

1.參考文獻:Tracing change during music therapy for depression: Toward a markers-based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s

延伸閱讀
音樂也能療癒身心靈問題!從 3 大面向全方位了解音樂治療
音樂與腦波頻率調節有助 ADHD、自閉症、憂鬱症!全面解析音樂治療與神經科學
美國研究證實:聽莫札特降低一半癲癇發作!音樂對癌症、心臟病都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