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OVID-19病毒在中國爆發,已持續三年之久,台灣有過SARS疫情的經歷後,在公衛領域除了關注封城、未採取封院的態度、講求社交距離及口罩等手段,也看出在防疫成效上不斷進步,但同樣也有值得注意的警訊。
「為了防止下一次疫情衝擊,最重要是透過檢討與分析,避免重演歷史。」專門研究災難社會學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宗弘,找到COVID-19大規模的疫情,防守成敗的關鍵,同時也凸顯了脆弱家庭所遭遇的健康不平等與困境。
從災難社會學的角度,挖掘到在不同族群在遭遇大規模的天災與衝擊之下,受害的程度不盡相同,其面臨脆弱性、健康不公平和防疫韌性也造就不一樣的結果,台灣究竟如何從三年疫情脫身,又如何面臨下一波疫情衝擊。
台灣做對了哪些事情?
林宗弘分析在疫情期間,台灣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中,整體受災範圍算最輕微,而以災難社會學家的角度,可以從防疫的脆弱性、暴露度和防疫韌性等條件中,看出病毒傳染的進展,會受到政治和社會條件所影響。
例如,自由與平等的國家跟社會福利完整的國家,能有效減少當地人口的社會脆弱性。其中英國、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是這次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國家,但越往北邊走,如德國、法國、北歐等國,社會福利體系越完整,衝擊就越低。
再來,面對病毒擴散首要之急,需要快速的封鎖病毒的路線,其中台灣速度最快,另外還有紐西蘭、越南、澳洲等東南亞國家,過去有 SARS 的經驗,對於中國邊境封鎖的越快越徹底,隔離與感染的暴露度也越低。
第三,國人的健康必須透過相當的政府能力才能保障。」也是許多公衛學者在防疫決策,不斷「滾動調整」的原因,全民防疫的韌性,也需要要搭配公民對政府的信賴,落實戴口罩、配合施打,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哪些狀況值得警惕?
但綜觀台灣在疫情三年中,仍有許多值得警惕的地方,包含在部分族群面臨重大災難的時刻,不只傷的最重、也復原的最慢,更值得未來社會政策上的協助與關心,也凸顯在許多社會福利之下仍有待改善的空間。
林宗弘說,從SARS 與COVID-19的經驗中,易受害的對象包括醫療人員、外包清潔工、白牌車司機、兩岸工作者及東南亞移工、長照人員、大樓保全人員、特種行業女性工作者等,因暴露在高風險工作環境中,易被貼上「破口」等標籤。
到了 2022 年Omicron致死率雖已下降,但病毒無症狀特性,使家戶感染率大幅提升,林宗弘提醒,「外出人口容易將病毒帶回家中,使兒童與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面臨死亡風險,也是值得關注的族群。」
他解析,在我國染疫死亡人口中,有9成是65歲長者,死亡原因多元,不乏因原有疾病如肺炎、敗血症、癌症、中風、心臟病等原因,致使疾病惡化,甚至碰上COVID-19後快速浮上檯面,這代表台灣原有高齡慢性病問題更該被重視。
隨著疫情進入第三年,COVID-19已傾向流感化,要降低災難衝擊,就需記取經驗,林宗弘說「當民眾的風險感知越強,每次受災死傷比率也就能降低。」高齡健康與弱勢健康問題還是不容忽視,才能有備無患的面對下一場百年大疫。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