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民眾很難分辨魚種,所以過去有不肖廠商「魚目混珠」,把鯰魚當作鱈魚販售,為此國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已於2014年上路,查緝處分假冒的情形,保障消費者權益及維護食品安全,現在台北市衛生局更和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簡稱食安所)合作,針對市售壽司餐廳及連鎖賣場的冷凍魚,檢測是否有攙偽假冒的情形。
「微基因條碼」檢測標示不實
陽明大學食安所教授劉宗榮與副教授梁恭豪與北市府合作,以特有的「微基因條碼」(mini-DNA barcode)技術,預計將在一年內針對鮪魚、鱈魚、鮭魚、鯛魚、旗魚、比目魚等國人喜愛的魚種為主,鑑別市面上販售魚類是否有標示不實的情況,替民眾食安把關。
傳統DNA條碼法是選用特殊的基因片段來作為魚種鑑定的條碼,但因為海鮮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通常會添加多種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及色素,會影響DNA鑑定的質與量。
這次使用「微基因條碼」的DNA序列比對方法,因為放大的基因片段比傳統方法還短,剛好可以克服海鮮食品在加工後,會使海鮮原來的DNA序列斷裂成數個片段的難題,也能解決一次只能檢測一種物種的困境。
加速檢測PAHs 預防一級致癌物傷害
而在加速檢測方面,陽明大學食安所教授楊登傑的團隊,也同步開發出目前最快能檢測食品中16種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的方法。
PAHs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多發生在吸入含有此化合物的空氣,如野火燃燒、瀝青焦油,或是吃下燒烤的食物。
過去的檢測時間經常得花一小時,且檢測數量有限,楊登傑的檢測方法可在18分鐘內同步檢測16種PAHs,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快速的檢驗方法,預計將可提升國內食品安全檢測的速度。這項方法也獲得今年科技部的未來科技突破獎。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