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含氚核廢水,擔憂吃進問題海鮮!食藥署、原能會公布最新措施

據日本 NHK 報導,日本政府於會議中決議最快於 8 月 24 日起將福島核廢水以海洋排放方式分批排入海中。國際原子能總署及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皆加強海域監測、食藥署對此也做出回應。

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針對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的作業規劃,仍需要持續追蹤,確保食物安全,目前食藥署針對日本輸台食品,有檢測碘-131、銫-134、銫-137、銫-134+銫-137 等核種監測。

食藥署啟動水產品監測

由於不同核種的特質不同,要監測也需要花上一定時間,目前針對邊境的水產品、肉類、農產品等也會特別注意生物氚的檢測,目前 111 年第四季有抽樣鯖魚、秋刀魚、海鰻、牡蠣、扇貝及海藻等 25 件。

另外 112 年規劃抽樣日本輸入水產品及藻類共 100 件,已經檢驗鯖魚、鮭魚、牡蠣及章魚等 27 件,今年ˋ預計開始排放後,針對排放前後的差異,到年底也會有統計相關結果。 

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日本福島核災含氚廢水排放,已建立食品管理專區供民眾查詢。

雖然國際原子能總署指出,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案,邀集中、韓、俄、美、加等 11 個會員國專家籌組調查團,認為日方的排放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且對民眾和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

但行政院原能會於 109 年成立跨部會平台,執行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與海產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式與建置資訊公開平台等 4 項配套措施,並可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隨時查詢。

含氚廢水如何排放?

含氚廢水經「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過濾處理,使氚以外各核種濃度低於日本核電廠排放安全限值,約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飲用水氚安全標準的7分之1,再經由海底隧道至離岸 1 公里處排放入海。

台灣對此也 3 度籌組專家觀察團赴日實地考察,依據掌握資訊進一步檢視排放安全標準、ALPS效能、異常狀況應變程序、海域監測計畫、輻射影響評估及資訊公開機制等面向,仍將持續密切注意其排放作業。

含氚廢水假訊息澄清

另外針對網傳「日本核廢水排進臺灣水庫並稀釋製作瓶裝水及食品」,食藥署提醒,沒有根據的傳言,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並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 

目前原能會與衛福部、農業部、海委會的跨部會合作強化輻射監測,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及日本進口食品的取樣檢測,迄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未來也會確保海域環境與民眾食品輻射安全。

圖、文/謝承恩

延伸閱讀:
日本核廢水影響報導1/史上最大規模核廢水排放對人體有害嗎?專家解析影響核食的 3 大放射性物質
日本核廢水影響報導 2/輻射海產比農產品難防!中國、香港禁止日本海鮮進口,台灣該照做嗎?
日本核廢水影響報導3/擔心輻射殘留需要做健康檢查嗎?醫揭做到 2 件事就能抵抗核食傷害

1.資料來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2.資料來源:海水輻射監測平台
3.資料來源:食藥署進口食品監測